【雅昌讲堂3600期】萧平:傅抱石的人物画创作风格

2017-04-01 08:17:34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樊玮

  主讲人介绍:

  萧平(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1942年生于四川重庆,祖藉江苏扬州。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五十余年的创作、研究与实践,在诸多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诣和建树。作品不拘一格,借古开今,清新放逸。

萧平

  导语:

  《云中君和大司命》是国画大师傅抱石于1954年创作的一幅作品。傅抱石是以郭沫若写的《屈原赋(今译)》为蓝本,创作了《九歌图册》及两幅同名的《云中君》。2016年6月5日,艺术大师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以1.6亿元起拍,竞价迅速过两亿,最终以2.3亿元成交!在预展现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先生为广大藏有讲述了《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及其人物画、山水画创作》。

  主题:《浅析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及其人物画、山水画创作》

  第二部分傅抱石的人物画创作风格

  他的人物画我前面讲到了,他在剖析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的时候,实际上他对顾恺之的画法有了深入的研究,顾恺之的画法最重要的一条,我们在山水画上讲皴法,在人物画上讲描法,中国人物画中间有十八种描法,根据服装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描法。

  这种描法非常多,比如像吴道子兰叶描,两头尖的,李公麟铁线描,转折非常的挺拔,像铁线一样,顾恺之是一种从落笔到起笔是一样粗细的是圆转的,所以他叫做春蚕吐丝描,又称之为游丝描,描法也是有设计的,都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画家选择不同的描法。

游春仕女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壬午(1942年)作

  傅抱石先生的人物画中间有几个特点,一个特点他的描法基本上是游丝描为基础,线条相对比较细,而且要有弹性,要有力量,要洒落。顾恺之这个时期是工笔的成分居多,所以他没有洒落和奔放的这种逸态,而傅抱石这个是他的创造,就有了这样的一种逸态。

  那么在人物的形象上傅抱石先生完全取义高古,一般都是取晋唐,顾恺之是晋人,当然他的形象上是傅抱石取法的对象,在后代的画家中间还有两个人对傅抱石产生过影响,一个是陈老莲,我们知道陈老莲是把人物的头画得比较大的,中国画家有一个观念跟西方画家不同,西方画家的头画的都小小的,身体画的很魁梧,中国画家大部分是把头画得比较大,因为中国画家有一个观念认为人的头是最重要的部分,神态的描述应该是人物画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有一些画家把头中间又集中在双眼,比如顾恺之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眼睛是最能表现心灵的,所以他有的时候画一张画画完以后眼睛是最后再点,因为他要思考半天,这个眼睛究竟点在什么部位,究竟用什么样的笔法点上去。所以中国人物画中间最讲究的就是传神。

  这样的方法也一直流传到二十世纪,我曾经到一个画戏曲人物著名的关良先生家里去看过,他给我画一张《晴雯补裘》,我去拿这张画的时候在他家里小坐,看到他在墙上挂了四张画,我走近去看,所有的人物都没有点眼珠,后来我发现点眼珠是他的最后阶段,他要把这个墨磨得特别的浓,蘸了墨要凝视良久,看准了往哪里点才去点,大家看关良的画可以看到眼珠的墨是最深的,我想顾恺之的这个方法传到了关良。

傅抱石笔下的仕女

  当然顾恺之跟关良不是一回事,关良是曾经在日本学过后期印象派的,学过野兽派的,但是他也同样可以从中国绘画中间汲取营养,傅抱石先生画眼睛的方法也是特别的,我们看这张画也可以知道一般古人画眼珠的方法,有的就是一点,有的勾一个圈也是一点,傅抱石先生画眼睛不是这样画的,他是勾一个圈,里边用淡墨晕染一下,趁他没有干,再点中间最深的部分,不够再加,他的侄女曾经描写过他画眼睛的时候是近看看,远看看,再近看看,再远看看,突然地扑上去这样子来处理,他一定要把神采画出来,这是傅抱石人物画中间传神的很重要一点。

  第三个对他人物画有影响的就是石涛,石涛人物画的这种“残缺”,他并不讲究四肢画得标准,画得完全合乎比例,石涛的画往往都是头很大,但是他注重那个意态,这个意态和他的神采这两条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在欣赏中国人物画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他的意态和他的神采,所以傅抱石先生的人物画跟他的山水画一样,都是达到一个很高很高的阶段。

  有人说他有些画画的好像不是很灵,很准确,这个没有关系,准确不准确不是中国画的第一要求,张大千先生曾经在傅抱石先生的一张画上提过,他自我批评说我自己最大的毛病是不能用拙,中国画中间是辩证的,你全是巧你就不耐看了,你比方任伯年的画是比较巧的,但是相对他不够耐看,他太冷了反而不耐看,他用拙的方法一他就会厚,第二他就会令人慢慢地去品味,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所以傅抱石先生的画中间他讲的取法高古,高古衣冠,同时古拙也是他的特点之一,这是讲他的人物山水。

夜游玄武湖 傅抱石

  第三条在看画之前要讲到的就是傅抱石先生在日本留过学,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并不是学画的,而是学绘画史的,但是他在那边普遍的去拜访了一些日本的名家,看日本的博物馆的一些大型的展览,他看到了收藏在日本的一些中国名画,这些名画中间有一部分在我们国内已经失传了,比如南宋的两个和尚,一个叫摩西和尚,他的画在国内已经没有真迹了,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曾经被认为真迹,但是可能也是仿本,真迹全在日本;

  第二个叫玉涧,都是和尚,他们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使用泼墨,第二个是用散锋,就是画画时这个笔锋散开来了,他照样画,这种散锋尤其是在画山水山石的时候用的比较多。

  傅抱石先生在日本看到的中国南宋这两个和尚的画,在傅抱石先生的画中间早期他也画过许多,比如像临王蒙的画,临其他的一些画家的画,但是最后他形成风格的时候他用乱柴皴和乱麻皴来表现的时候,往往都是使用散锋,所以傅抱石先生在刚刚回到国内办展览的时候,并不被画界所承认,大家认为你是日本画,傅抱石先生就在他的文章中间辩驳他说我哪里是日本画,我在日本看到了中国的传统,就是南宋传到日本的传统,而这些传统在中国失传,这在国内来讲是非常可惜的情况,为什么这些画会在中国失传呢?

七夕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因为南宋的绘画是追求刚挺、刚健这样一种风格的,但是从南宋到了元代以后,山水画的风气大变,文人画占了主导地位,文人画讲究的是高雅,是清淡,他认为那样的完全刚挺的绘画太霸气,过于霸悍,所以收藏家就放弃了对南宋那一类绘画的收藏,而完全趋向于文人绘画的这种收藏。那么日本人趁机而入,在明代的时候大量地把南宋的绘画卖到了日本,这是中国收藏史中的一个事情。

  我们这样讲了傅抱石的传统,我前面已经铺垫了,他的山水画是怎么来的,人物画从传统中间是怎么来的,人家讲他是有日本画的影子,我们讲并非如此,他是在日本看到的中国的传统,这种散锋和泼墨的方法同样是我们的优秀传统,只是在元以后失落了,这是三个我想讲的铺垫。

(责任编辑:樊玮)

1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