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刘勃麟新作个展亮相纽约凯尚画廊 探索“后互联网”艺术
2016-11-22 10:45:52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6年11月17日,中国艺术家刘勃麟的新作个展《艺术黑客》在纽约凯尚画廊举行,通过对艺术大师的名作以及真实事件照片的挪用再创作,探索转向虚拟世界时代背景下的“后互联网艺术”领域。
蒙娜丽莎,2016,颜料墨水长效打印
在刘勃麟此次展览展出的新作中,包括了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 《格尔尼卡》绘画的挪用,以及对天津大爆炸照片的挪用,运用复杂且精准的手绘伪装,再创作了以人文及人类为主题的图像。通过多样的创作手法,刘勃麟的新摄影作品取代了搜索引擎如谷歌及百度上搜索以上三件作品名称后显示的许多大量网站图片,使“黑客系列”成为现实。同时,艺术家的霓虹灯装置系列也将在这次展览中呈现,展示着被替换的网络图片的超链接。
格尔尼卡, 2016,颜料墨水长效打印
通过再创作《格尔尼卡》中象征人类痛苦与灾难的意象,刘勃麟再现了西班牙内战的历史,表达了他对人性及自由的呼吁。在《蒙娜丽莎》(2016年)中,刘勃麟不仅将自己植入这件经典画作,更浸入作品的历史遗产中。受到作品在100多年前从卢浮宫中被偷走的史实的启发,刘勃麟通过互联网背后的技术替换重演了这件绘画的“消失与重现”。通过引发热议的方式激起观众对表象与真相的质疑,《蒙娜丽莎》旨在反映一种存在于过去与未来间、现实与幻觉间,以及个体与历史间的复杂关系。
天津大爆炸, 2016,颜料墨水长效打印
不仅在作品中运用并分析互联网的影响,刘勃麟还在这次展览中深入数字领域在艺术表达中的其他方面,模糊了艺术与科技间的界限,这在他的装置作品《实况马甲》(2016年)中有着充分体现。将多个智能手机装置在一件救生衣上,艺术家打开了所有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在网络上进行了不停滞的实况播报。在行走的过程中反映并直播着身边正在发生的状况,刘勃麟融入了在《实况马甲》上放映出的一切周遭环境。这件作品,因此变成了一件“隐身夹克”,艺术家在其中变成了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无话可说,2016
同时使用实体和超链接图像,这次展览探索了幻觉主义的主题。主动地“消失与重现”,刘勃麟的作品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紧急性。通过在互联网线上及线下共同互动的方式,艺术家突显了那些人工的,编纂的以及具有欺骗性的,以此质疑了当今信息的批量生产和流通,拷问了在今天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络中权力为处何处的议题。
刘勃麟于197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 1995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1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刘勃麟的作品被选入多个国际美术馆及艺术机构的展览,作品被世界各地众多的私人、集团、基金会以及美术馆所收藏。他的成名作就是将自己伪装成隐形人,隐藏于任何环境背景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最多竟然长达十个小时。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3日。
(责任编辑:张天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