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197期】李超:20世纪中国西洋画运动概述(上)
2016-09-11 09:03:58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李超:20世纪中国西洋画运动 习作之美——写实与理想
【雅昌讲堂】李超:20世纪中国西洋画运动 风格之战——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李超
李超,1962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 班,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2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1992年至2002年在上海 油画雕塑院任职。2002年至2007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 教,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们的这个美术学,美术史教学进一步地向社会公众推广,就是利用我们课堂的这样一个教学过程,除了向各位在校的美术史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上课以外,也要向公众提供我们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服务。那么我想作为中国美术史的专题,我们这次课程重点是聚焦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但是它这个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专题的教学讨论为主。那么在今天,我们重点来跟大家讨论这样一个专题,就是20世纪中国西洋画运动。
李超老师讲课现场
我们在上周已经跟大家讨论了,大家也比较了解了,就是从明清以来的西画东渐的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现象,但是这个历史文化现象它基本上是局部的,是带有一定的被动性的传到了中国的本土。所谓局部就是它基本上还是在一个传教士的范围,将西洋画作为特殊的宣传用品传到了中国,同时它也引出了一些关于西洋画画法和中国画画法的这种讨论。
那么从清康熙年间以后,西洋画的传教士作为供职的画家出现在宫廷的生活当中,他们以一种供职画家的特殊身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画工进行对话。那么乾隆基本上就是说西画东渐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南方的口岸,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脉络当中,基本上呈现了一个由画法参照到材料引用的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我们今天来讲,它等于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发生在中国本土的西画东渐的又一次新的文化现象,这个文化现象它比以前的西画东渐发生了很多性质异样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它不是局部的,它可能规模比较大,它也不是被动的,它可能是主动性的,吸取西方的文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明清以来的西画东渐的传播主体主要是西方人,西方的传教士和西方的商人,或者是西方的移民。但是到了20世纪以来,这个西画东渐的传播主体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它的传播主体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家,讲得具体一点,就是中国本土的,到西洋留学的艺术家。
李超老师讲课现场
那么所谓的去留洋取经实际上是两条线,一条是西洋,一条是东洋。那么为什么说以西洋为主呢?因为即便是到东洋,到日本留学也是间接地学习西方的艺术。所以在这个留学生的引进西方美术的背景当中,就逐渐酝酿形成了这场所谓的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的西洋画运动。
我把这个序言展开,就是让大家知道这场运动从哪里来,然后它怎么进行,最后它到哪里去。那么我把程抱一先生1942年写的这段文章作为序言,我觉得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因为程抱一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这个西洋画运动和之前的西洋画流入中国是不同的文化现象。第一句话他就说,西洋画流入我国年代已甚古远,他这句话就是我上一周讲的内容,就是从明清以来的西画东渐。然后为我国画界自开始洋画运动,还不过是近三十余年间的事情,他这个话我认为讲的是非常到位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是讲程抱一1942年写的近今三十年来的事情。1942年去掉三十几年,实际上就是20世纪初,严格讲就是民国初期。
那么除了时间的概念以外,这场运动的中心点,空间的概念也提到了,就是上海方面洋画运动的发端可以说是中国洋画运动的开始。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内容在上海,在我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来讲,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具有这样的一个资源,具有这样一个对城市历史文脉所研究这样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今天来谈以上海方面为中心的中国的西洋画的运动。所以这一点我想跟各位开宗明义,从时间上,从空间上跟大家先做一个定位。
那么接下来,因为程抱一先生这篇文章是连载的,他在《上海艺术月刊》连载了五期,是一篇比较长的回忆性的文章,所以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先把他第一段拎出来作为一个序言。那么之后的发展,之后发生在这场洋画运动当中的种种现象,我们随着讲课的进行会向大家不断详细地介绍。
那么在这里我想有一个重点,就是之所以是运动,首先它是要有思潮,要有明确的理念和意识,对吧?我做一个运动,我的思潮,我的观念是什么。第二,这场运动是借助于什么平台进行的,很简单,借助于美术教育,借助于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和推进,使这场运动带到了高潮。美术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它这个运动的核心。正因为有了这个美术教育的中心现象以后,它就成为一个整个中国洋画运动的学术策源地,美术的院校就成为中国西洋画运动的一个学术的策源地。
那么1906年是什么概念?这个是一位日本学者鹤田武良,他写过一段文字,他就发现1906年对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史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呢?他写了很长的一篇文章,在这里边最关键的就是1906年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那么哪两件重要的事情呢?一件就是两江师范学堂创设图画手工科,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急需培养师范人才,在师范人才之前,他觉得这个学科的建设要丰富,要拓展,其中要图画手工,这个图画手工科的设置就有西洋画的那个教学方法的导入,他聘请了国外的一些教师进行教学。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到南京,我们还可以看到两江师范学堂的一些遗迹,所以两江师范学堂也有人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雏形。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叔同等一批中国的年轻学子到日本留学西洋画,在东京美术学校。那么他觉得这两件事情不光是对西洋画运动,对整个中国现代美术历史的发展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这两件事情。
(责任编辑: 叶旭栋)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