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正文

“当代水墨文献展”于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幕

2016-06-14 09:05:12南方都市报 作者:朱蓉婷 邝菲

  

当代水墨文献展作品之一《轨迹-树》

皮道坚

  6月5日,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和青年学者颜勇共同策划的国际艺术展览“天下·往来:当代水墨文献展(2001~2016)”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的文献,包括2001-2016年与当代水墨艺术相关的重要展览活动和艺术事件,并呈现艺术批评界关于当代水墨艺术的重要讨论。

  另外此次展览还邀请了61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艺术家,展出包括绘画、影像、装置、行为等60余件。

  此次展览是对由皮道坚和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于2001年共同策划的“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0-2001”展览的延续。皮道坚认为,如果说当今是各种历史文化交互往来的天下,那么当代水墨则是往返游弋于古今东西之间的精神之舟,既在文化层面牵引我往你来的交流,也在历史层面上承载着继往开来的希望。

  行为艺术中的水墨表达

  此次展览包括当代水墨艺术作品展和文献展两个部分,文献展陈列出有学术价值的出版物,辅以文字投影和视频观看的方式以便观众浏览,观者可以更深入系统地了解相关专题领域的发展脉络、水平和动向。作品展则更加直观地呈现出当代艺术中水墨性的表达。

  其中有两场行为艺术之最引人注目,其一是艺术家宋冬在E 7馆进行的《无痕碑》行为装置。“无痕碑”的碑体是由石材和石材背后的发热装置构成。“我特地将它的温度调到了40℃左右,让人能感觉到。”宋冬解释,“所以它是一个活的艺术、活的作品。”碑座周围有一圈由石材构建的水槽,观众可以用毛笔蘸水参与到碑的书写与绘画当中,但所写所画只能短暂地留下痕迹,很快就会消逝。

  思辨:水墨艺术的当代性

  除了文献和作品的展览外,开幕式当天艺术评论家刘骁纯、王璜生、鲁明军、胡斌、颜勇、魏祥奇等人出席以“当代水墨艺术的水墨性”为专题的学术对话会。皮道坚主持会议,他说道:“我们的当代水墨艺术,除了有艺术家、艺术实践者他们的创作以外,理论的思考和批评的介入,是中国当代水墨往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会上,批评家刘骁纯对“现代性”与“当代性”概念进行了比较,以胡斌为代表的年轻评论家对刘骁纯的论述则进行了辩驳。另一位年轻艺术评论家鲁明军梳理并反思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点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人的经历和关怀,离不开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但这也是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局限。

  专访皮道坚

  “当代水墨还是强调一种多元性”

  记者:你在2001年和王璜生合作,策划了“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展览,今天又和颜勇策划了“当代水墨文献展”,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皮道坚:两者有很大不同。首先就体现在前一个展览中有着“中国”二字,讲的是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但今天这个展览,它讲的是当代水墨艺术文献展。它包括大陆、台湾、香港,还有日、俄、美等国外艺术家,所以它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当代水墨艺术展。第二个则体现在展览的作品上,2001年的时候还是以架上作品为主,我记得当时只有一个行为艺术,是邱志杰一个作品。而这一次,艺术的表达方式有装置、有影像、有行为、有综合材料,非常之多样。另外,这次展览表达的是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全面,所以我们有一个专题叫做“水墨新世界”,就是存在的形状。另外,还有“水墨·形而上”,形而上的思考。同时,这次展览的名字中的“天下”和“往来”也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思考的。选用这两个词是因为我们希望中国的水墨更加开放,和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

  记者:那么就“往来”而言,怎么往,怎么来?

  皮道坚:往来是你来我往,文化上的相互馈赠,不再是东西方二元 对 立 。以 前 是“ 冲击———回应”,主要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冲击,但今下社会的发展已经转变了这个局面,脱离了之前的模式。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给了我,我也给了你,然后就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态势。我们的传统水墨艺术融入到世界文化,而世界对我们中国的水墨艺术也充满着信任,比如说前年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水墨展。这其中就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化语境不一样了,多元性,本质主义没有了。

  记者:你如何理解当代水墨艺术的“水墨性”问题?

  皮道坚:在展览的前言中,我和颜勇造了一个词———Inkart,我们把它称之为“水墨艺术”。因为水墨这个东西它是在中国,在西方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或者说描述它。但我们也不太愿意按照“中体西用”或者“西体中用”的这种“体”去给水墨艺术分类,它没法具体地讲。当代水墨还是强调一种多元性,强调它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现的形态。

  以现在当代水墨艺术展上的常见作品为基础,我们把它们分为五种形态:一个是延续传统水墨画的形式与材料(水墨、丹青、绢宣等)、技法,但内容为应对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的作品;第二种则是完全脱离了传统东方的绘画,但仍然使用其他东方传统媒材,像是水墨、陶瓷之类的;第三种则是借用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比如说油画,或者是采用新兴的艺术媒介,行为、装置等,在其中植入水墨精神;第四种和第三种刚好相反,它借鉴了东方传统中与“水墨”有关的因素,但作品的创作形式和理念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西方”当代艺术;最后就是任意兼具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特征的艺术作品。

  记者:水墨性和当代水墨艺术是怎样一种关系?

  皮道坚:水墨性是水墨在当代水墨艺术中的表达,它本身存在于当代水墨艺术之中。我们这次展览将“往来”部分的作品分为了“体用”和“通变”两个次级单元。以“通变”来说,可以是传统艺术语言内部的变革,例如一些艺术家深谙古典艺术传统,但并不恪守古法,而是致力于将完满纯粹之传统艺术语言推入当代语境;但也还有另一种“通变”类型,它与传统艺术语言内部变革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更多地从观念上消解并重构着水墨艺术本身的形体、边界、范式等既成标准。水墨就是一堵神圣的墙,而当代水墨艺术的存在,就是打破并穿过这堵墙的现在进行时……

(责任编辑:顾盼)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