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千万紫砂珍品现身拾年•紫砂艺术作品展
2016-05-13 17:04:04雅昌艺术网福建站专稿
拾年·紫砂艺术作品展揭幕仪式
本次参展艺术家合影
清代井欗壶
款识:底钤篆书阳文“阿曼陀室”方印,把下有篆书阳文“彭年”小方印。
桃形杯 清代
雅昌艺术网福建站5月13日讯 紫砂文化一直孕育于中国茶文化的长河中,与茶文化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福建盛产茶叶,福州更是茶文化之都。今日上午,《拾年·紫砂艺术作品展》于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3号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正式开幕,展出时间持续至5月16号。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正中(左一),原福建省副省长、现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左三),普洱界太斗、特邀嘉宾何作如(右二)
现场演示紫砂壶制作工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研究所主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福州市中闽一品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道微文化、动静企划协办。展出作品包括以价值上千万的“曼生壶”和“玉成窑”紫砂珍品为代表的文人老壶十件;深受业内瞩目的顾景舟大师作品及张正中大师“年轮”为代表的重量级紫砂艺术作品近百件。同时现场可以体验紫砂制作、倾听古琴弹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辉作为本次展览特邀紫砂名师,带来了他的新作《石玩系列》。作为高校教授,王辉认为紫砂的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交流”环节,而这次展览则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紫砂壶从古至今,正式因为名家们的交流才推动的紫砂壶的发展,提升了紫砂的高度。”同时他还强调,“紫砂的发展和茶是紧密相关的,没有茶就没有壶,创作设计者要根据茶的不同品种对紫砂壶进行创新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辉
王辉 石玩系列之仿古 紫泥
“这次参展的除了老一辈作者的作品和难得一见的紫砂珍品外,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作品。也反映出紫砂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多的可能。”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正中说到。他期待在未来能有一天,紫砂不再仅仅是民间工艺,而能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正中
张正中 年轮 段泥
开幕结束后,还举办了清华大学陶瓷艺术系教授王辉老师的“紫砂漫谈”讲座,讲座以交流沙龙形式开展,原福建省副省长、现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正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辉,特邀嘉宾普洱界太斗何作如及当代中青辈一线实力名师与现场壶友品壶论道。
座谈会现场
何作如
清代 井欗壶 143mmx88mm
六方太极一捆竹 款识:邵景南
清末三足水平 朱泥
(记者:郭灵林 苏兰婷 文/图)
(责任编辑:苏兰婷)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