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双年展专家论坛在深举行
2016-03-22 08:38:45深圳商报
区域性的戏剧节要如何办出特色?福田区的戏剧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近日,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专家论坛在福田区委举行。孟京辉、戈大立、荣广润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乌镇戏剧节、上海现代戏剧谷等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未来中国戏剧节的方向与有待突破的瓶颈,并为深圳当代戏剧的发展建言献策。
乌镇戏剧节是目前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戏剧节庆。论坛开始,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邱建卫首先分享了举办乌镇戏剧节的经验。他介绍,乌镇戏剧节到现在举办了三年,完全是由艺术家主导的独立戏剧节,“从整个结构来讲,我们的计划是希望乌镇戏剧节不是商业的,希望它将来成为一个平台,成为艺术家和年轻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引进来’和‘输出去’的平台,也是政府和演出商之间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培养观众,让观众能够真真切切地走进剧场去看演出。”邱建卫还提到,到去年为止,整个乌镇戏剧节均没有赠票。
上海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也以2009年创办的上海现代戏剧谷为例,介绍了上海戏剧发展的经验。杨勇讲道,不管是乌镇戏剧节,抑或是现代戏剧谷,还是杭州的国际戏剧节,坚持非常重要。“但凡有一个事业,我们不能讲太大如百年基业,但能够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孵化下来一定需要坚守,需要具体操作者的坚守,也需要各位艺术家的坚守。”杨勇强调说,某种程度上来讲,坚持就是一种信仰。
“从当代戏剧双年展这个名字来看,‘当代’二字说明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移民的、最年轻的城市。‘双年展’是讲前卫的,但并不是表示排斥其他东西。我觉得‘当代戏剧双年展’比较符合深圳的年龄结构和深圳形成的历史特色。”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活动家荣广润认为,在全国范围来讲,事实上真正比较先锋、前卫的戏剧不是很多,以城区为特色的也不是太多,而小型的比较多。“北京的戏剧展也不一定都是以前卫为主,上海的戏剧学院毕竟是以学院的专业领域为主。”他希望深圳未来能够坚持“当代戏剧双年展”这个特色定位。
在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张先看来,一个戏剧节的成立首先在于作品的质量。他不太建议深圳创建剧团,而只要搭建好一个平台邀请剧团演出即可,也可以鼓励本土的创作者形成剧目。“平台很重要,包括总监、外来剧目的选择都很重要。如果第一届很扎实,第二届有水分,第三届往下走了,不管在怎么条件下都是不行的。我建议是要把住质量的关口。”
(责任编辑:顾盼)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