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社火》前言
2016-03-09 11:47:04艺术家提供
社火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了,远古时代的人对生死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解,于是祭祀祈福盛兴,在巫术咒语和图腾崇拜中获得快感,继而获得解脱,这就是社火形成的初因。
社为土神,人类生存之本,稷为谷神,二者合一,尊为社稷,历代君主帝王都亲祭社稷,后社稷一词借指国家。自《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江山社稷的兴亡为君王口中的头等大事,秦亡汉兴,唐消宋长,元去明来,君王有人替代,百姓却要照常生活,生活就需要社火,需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社火一词肇始于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南宋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都提及了社火。显然,宋时南北社火已经普及,按孟元老的话说,天晓至暮,色色有之,呈拽不尽。
农耕民族靠天吃饭靠地生存,春种秋收,所以在一年之终来年之始“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社火不仅驱恶避邪,还能祈福消灾。千百年来,社火在黄河流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仅给百姓带来欢乐,更多的是给百姓带来希望。
我们的民族文化强大首先在于文字。以象形而始创的汉字,表达意义的能力非凡,凡几千年来遗存的任何文字,今人很大部分都可以顺利读懂,与古人沟通;其次是直观的表演,社火是其代表,凡面具之凶神恶煞乃驱除疫鬼,凡器具之敲打撞击乃祓除灾邪;中国古人无论在天灾人祸面前都能保持这样一种心境,仰仗其原始力量让自己在苦难中寻找到幸福。
闹社火是一种幸福,红红火火,一个闹字无法替代。北宋诗人宋祁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千年以来为文人盛赞。不闹不能将春意和盘托出,不闹不知春天有情有义。闹社火亦如此,不闹不能将过去的苦难宣泄,不闹不知未来的幸福就在此刻。每年闹社火的强烈展现,让我们民族知道过去,知道自己,知道未来。
民国以降,是中国传统变化最快的一百年,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在此消失了大半,因此我们开始懂得了珍惜。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一天天地减少,忽然有一天四顾茫然,我们才知道文化依然可以逐渐消亡,你不关心它,他就会离你远去。社火也是这样,百年来一天天地黯淡了,幸亏我们中间还有这样的有识之士,利用最新的记录手段,将瞬间定格于永恒,将消失保留在面前。
今天,我们看见这一幅幅如同绘画般的记录,那个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手手相续的关中社火已成为了一份宝贵的资产,这份资产属全民族共有,让人感动之余,更让人深思。
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灿烂,愿文明的火炬有人衔接。
是为序。
马未都
二〇一五年三月一日
(责任编辑:金俊)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