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 隋代复活

2016-01-13 11:34:59北京晨报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

  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以后讹为琉璃。

  此说虽美,但显系穿凿。

  琉璃应是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的,因冶炼青铜需1080摄氏度,矿渣中会形成琉璃。古代匠人遂用马牙石(即方解石),加入硝、铜铁、汞等烧,果然得到了琉璃,由于材料混杂,膨胀系数不一,故当时用琉璃烧制器皿难度很大,成器者不过十之一二,余者非碎即裂。

  琉璃也是玻璃的一种,但由于使用原料不同,故中国琉璃达不到玻璃的透明度。据《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用琉璃制瓦,到北魏时才开始,此前中国虽有陶瓦,商代时便已会在陶瓦上釉,但制琉璃技术始终不过关,北魏时西域匠人进入中原,带来了先进技术,琉璃瓦开始成为建筑上不可或缺之物,遗憾的是,该项技艺不久失传,直到隋代著名工匠何稠经反复试验,终于将这项技术复活。到唐朝时,琉璃被广泛应用,唐朝韦应物《咏琉璃》中有“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赞颂了琉璃之美,琉璃瓦成了皇家建筑必备之物,宋代则写入《营造法式》,而明清在琉璃瓦色彩上更富于变化。

  制作琉璃瓦不需优质原料,成品却色彩斑斓,故为后来皇家建筑所倚重。制作琉璃瓦,一般需两烧,先素烧成型,再加釉烧上色。素烧对温度控制非常严格,温度太高,则瓦面板结瓷化,气孔太少,这就加大了今后挂釉的难度,而釉的厚度不够,成品的色泽就会显得寡淡、不庄重,且起伏不平。

  琉璃瓦虽然漂亮,但有两大缺陷,一是重量大,一般只能铺30—70%,否则难以承重;二是琉璃瓦的釉中含有铅,易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时间一长,会出现“粉状锈”,并致损坏。

  故宫中大量使用琉璃瓦,其中很多是明代建筑,但明代瓦均无编号,清瓦才有编号。

  学者康葆强、王时伟等发现,据《天工开物》记载,“若皇家宫殿所用……其土必取于太平府,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太平府即安徽当涂。而《宛署杂记》则说:“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增子土,堪烧琉璃。本朝设有琉璃厂,内官一员主之。”这是指明代宛平县西五十里,现属于北京门头沟地区。

  那么,故宫的琉璃瓦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本地有原材料,还要从安徽进?康葆强、王时伟等学者通过“热释光侧年”技术对现存故宫琉璃瓦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发现其中确有明代瓦,但原料来自本地,而非安徽。但由于测试样本太少,目前还不能说,故宫的琉璃瓦都是本地造。

  本文主要材料引自《北京地方志·故宫志》

(责任编辑:吕雪松)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