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第二届文化经济学论坛“艺术品经济与金融研讨会”解析大众的艺术消费习惯与趋势
2016-01-08 20:09:12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月8日,第二届文化经济学论坛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到各界专家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文化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艺术品经济与金融”作为整个论坛的议题之一,在下午的学术会堂继续进行。研讨会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主持。
研讨会现场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担任主持
此次论坛邀请到艺商传媒总经理、《艺术商业》杂志执行出版人马继东、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孔少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 桑子文三位行业代表与研究人员对2015年中国艺术品消费情况进行了分层次讨论和实际的案例分析。
艺商传媒总经理、《艺术商业》杂志执行出版人 马继东
艺商传媒总经理马继东首先在会中分享了《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2015)调查报告的全面情况,并从整个环境背景下分析了近年来艺术品在消费上的趋势,他谈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最近5年来呈现出调整态势,一方面以拍卖市场为代表的二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一直处于调整观望期。而于此态势相反的情况就是大众对于艺术的热情是不断提高的,对文化活动的关注度高涨。同时,在中国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传播、80后、90后新兴消费阶层的成为主力军、艺术品机构的细化等综合因素,使得一个崭新的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正在形成。”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 孔少华
随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孔少华根据此次在线上线下所收集的2859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逐层的数据分析,他从大众消费的现状说:“在整个消费群体的购买的意愿中,偶尔买的人达到了71%,在与经常购买的人群进行对比发现,40岁以下的中青年诸如75后、80后、90后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同时在购买艺术品的人群中发现,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群体,在购买能力和需求上提升较快,大众艺术品更是得到青睐。同时,以个人欣赏为目的购买达到了83.4%,审美动机是驱动艺术品消费的主要动力。在数据中也直观的看到“5000”元的标准线成为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大都偏好于价格低廉的艺术衍生品,并倾向于流行性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 桑子文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桑子文阐述了艺术消费品电商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趋势。“互联网+艺术的格局逐步显现,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共识,也印证了年轻消费者的诉求。市场产业链分化,诸多电商出现并细化明显,依托专业的线上平台进行多元化营销。产品风格‘亚文化’面貌,反映在微信、微博这样的拟态环境,而消费者就在其中进行消费与审美并存的用户体验。”桑子文说。
论坛现场
对话交流环节
从左到右依次为: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艺商传媒coo陈可、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
最后,刘双舟教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及艺商传媒coo陈可就此次指数的调查情况及目前艺术消费品相关机构的营运情况对话。王宁以泡泡马特门店销售的“Sonny Angel”举例,一个高额的销售数据的来源于艺术的载体的转变,青年人更喜欢潮流的风格。一个“盲盒子”的销售手段所产生的效应是,在捕捉到大众的好奇心的一刻也带来众多粉丝的热情消费。
据悉,此次发布的《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2015)调查报告是全球范围内首次针对中国艺术消费品的市场调研,主要针对艺术领域的关注视野,从以投资、收藏为目标导向的拍卖市场,转至覆盖范围更广的实用消费市场,旨在解析中国大众的艺术消费习惯与趋势。报告由《艺术商业》杂志联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共同推出。
(责任编辑:段维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