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 超越时空—— 柳逸善新作观后
2015-12-19 15:22:08雅昌艺术网江西站
柳逸善作品
造物化生生命,本来一切顺遂自然,说不上有什么目的。艺术家以很个人化的、和富有创造力的劳动,为人生赋予了意义,并验证了自然万物和自我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创作是在一个验证的过程中,无论每一个阶段的成果是怎么样的,其中的实际感悟才是最重要的。
柳逸善的艺术探索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他自幼酷爱绘画,在韩国全州大学得到了广泛的绘画基本功训练,之后又有机会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始专门研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从师黄润华、李行简、贾又福诸位先生门下,主攻山水画创作。这一时期,他主要是在“师造化”的基础上揣摩前人的表现经验:他随身携带着速写本,利用所有的机会踏访中、韩的名山大川,追踵前代山水画大师们的足迹,在自然之中体悟生命的哲理,并用自然的物象表达出来。
柳逸善作品
2001年,他再次来中国求学,这次他选择并被录取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我和罗世平、杜大恺先生组成的导师组知道下进行研究。在博士研究期间,他还得到了国内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专家吕胜中、徐万邦、张亚莎等多位教授的悉心指导,并且用数月的时间几次赴内蒙古东、西部草原、蒙古国做民族艺术、民俗风情的田野调查,除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在他已经完成的新作中,少数民族美术中的图像元素已经转变为他所使用的新的视觉语言。
原始岩画的图形符号、南北民族的染织色彩、混沌如入秘境的图像架构……这些在不同时空环境里出现过的少数民族美术痕迹,在柳逸善的作品中际遇,并组合为一种现代的视觉艺术符号。在他以前学习山水画的时候,山石、流水、飞云、树木都曾经是他笔下
柳逸善作品
的符号,只不过,那一时期他所研究的是现实逻辑中的视像组合,纵有浪漫的发挥,流于笔端的仍是“物像”,或者说是造化给他的映像。在“历史痕迹”、“时空——像”——为现在民族装饰绘画和现代水墨与泼彩艺术课程完成的最新作品中,因为民族艺术因素的辅佐,他轻易地跨越了时空现实逻辑的沟堑,让它们随意而又完整地聚合于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然万物与人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传统绘画精神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依然在此,只不过比传统绘画方式的“含道映物”来的更直接些。这时他所驾御的“像”不再是“物像”或“映像”,而是“心像”和“灵魂之像”,他的语言不再是前辈大师的或者是造化中得的,而是人类的——这些少数民族美术“痕迹”都是更多的不同文化的人类群体审美劳动的精华,比较起传统笔墨来说,角度更宽、也具有更多探索的挑战性。
柳逸善作品
职业艺术家、非职业艺术家、文人艺术家……历史上的艺术品大致是由这几类人所完成,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学者型的艺术家,他们更应有广博的识见、踊跃的探索和艰苦的劳动。学术研究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家构筑坚实的理论后盾;开拓视野所不能及的思维疆域;对少数民族美术研究的本身更是自我审美意象的一个创新过程。
柳逸善新作中所闪烁着全新的彩墨形态之美,验证了这一点。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魁正)
柳逸善
个人简介:
柳逸善,韩国艺术家, 笔名碧岩,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大学院博士。现任韩国美术协国际委员会委员长兼中央理事,生态韩国国际艺术双年展代表,国际文化艺术联合会会长,国际新文化发展所副理事长,亚洲太平洋美术研究院代表。
举办个人展 46次,参与国内外团体展和邀请展 520多次参加,多次获得北京国际艺术1等奖和金奖、上海国际艺术金奖、美国L.A州知事奖、美国布什总统奖、世界和平教育者奖等荣誉。其作品被中国文化部对外展览中心、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大学展示馆、中国当代美术馆青岛博物馆、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另外还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洲,新西兰,日本,马来尼西亚,泰国,老挝,香港,澳门,台湾等机关和个人收藏。
(责任编辑:伊国栋)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