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与混沌——邱承臻的画观感
2015-11-23 09:49:46雅昌艺术网江西站
塔
相对于不少后街画家的表现性作品而言,邱承臻的作品更多强调了平面性,强调了几何感。即使有不少线的运用,但都很控制。控制着线,简洁而理性的线,在混沌的面之中,或隐或现,若有若无。并且,他不太让线去一味过度自由地表达——比如粗粗细细长长短短,比如曲曲折折纵横跳荡……他线面的运用偏向粗犷,目的则是强调一种整体感,强调一种画面的情绪氛围。在细节上多加表达,估计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我猜他是要和“小伙伴们”拉开点距离,通过粗犷与混沌的样式。
运用焦点透视绘画原理的空间表现理论体系,建构西方绘画史长达四五百年,十九世纪绘画出现印象主义开始改变这一单一局面。从此,传统绘画的深度空间形象语言,在主流绘画中逐渐被平面中的形式结构语言所替代,绘画逐渐进入营造心象空间的表现时代。在中国,因为“主旋律”对于写实绘画技术的长期需求,加之国际交流稀少等条件限制,导致改革开放前的油画创作,并没有展开对西方自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派美术成果的充分研读和吸收,因此,如今中国的油画创作呈现多元景象,古典与现代,具象与抽象,再现与表现,各取其径,各自发挥,也是时代使然。
晚秋
邱承臻在自己的绘画尝试中,试图让眼中的物象,在二维平面的重新排列组合中,在个性化的色调体系里,呈现一种新的意趣。像春天吹绿旧回廊,回廊的线与绿树拖曳的枝叶线条的叠加展现,尽可能的平面化里透视关系被放弃却也没有完全消失,这种错觉更有品咂的味道。老戏台的灰旧,尽管仿佛是被均衡“摆放”,但主体的戏台、栅栏及山体,前景、后景的呼应关系,依然恰如其分、自得其所。老屋前的场景,长条凳、圆桌、花窗、栅栏等,近圆、近方、近三角状,在被作者安排下的多数场景,总是呈现平静、暗淡、冷寂的情调。总体而言,作者的画在灰蒙蒙的色调感觉里,既有淡淡的失落,又因为线和色的存在而暗含力量的一面。
意夏,50x60入选“大丰杯”2015江西高等院校油画作品展私人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油画中对于几何形的思路和运用,其实暗含西方哲学思维传统。东方思维偏向直觉,崇尚意境,西方思维指向逻辑,富于思辨。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各种几何切面,源于西方哲学家关于世界的简洁的认知逻辑。从泰勒士到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等,对于以几何与数理来认知世界,都有各自的思考。西方现代派美术将事物的形态用一些极端简化的基本形状(球体、柱体、椎体、方体等)进行表现,正是哲学思辨在美学上的延续、在油画中的表达。
游园
时代发展引领着审美动向,无论时风如何变幻,打动人心的架上绘画始终会流传。年轻画家的探索,其实是在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祝愿他今天的个展举办之后,明天的探索更精彩!
(责任编辑:崔丽娜)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