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正文

朱赢椿:我做的书,都要自然熟……

2015-11-05 08:57:13深圳特区报 作者:谈昦玄

《虫子书》

  新华社新媒体记者 谈昦玄

  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一本书,自扉页至终章,没有人的文字,只有虫的写作。

  这是中国书籍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的新作《虫子书》。这是中国书籍设计师首次以虫子视角和语言制作书籍,也是中国艺术家首次邀虫著书。

  作为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赢椿的作品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所策划书籍均以独特的装帧设计个性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引起关注,推进了中国书籍设计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近日,朱赢椿携新书来京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他与虫子之间的艺术缘分,以及他的书籍设计、生活美学。

  与虫为邻

  朱赢椿的工作室随园书坊,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曾是废弃印刷厂。

  如今,这里门楼古朴,草色郁郁,平房周围,黄瓜、青椒、葫芦、油菜、桃子、香椿、月季自由生长。

  阁楼里有蜘蛛入室的密道,枫杨树是蝉鸣的道场,北草园是蝴蝶和萤火虫变戏法的乐园,后院墙角独居一只会织字的人面蜘蛛,蜗牛和鼻涕虫在墙上缓行,篱笆的竹管里住着切叶蜂一家,暖日,它们便飞去花草丛中轰鸣……

  这是朱赢椿日常所见。

  “一年之计在于春,虫肯定更知道,而我亦常常来到虫子旁,想知道虫到底知道些什么。”朱赢椿说。

  渐渐地,书坊里的虫越来越自在,有时,虫子在他的书山里攀登,跋涉过一抔墨水,在白纸上留下“到此一游”的“墨宝”。

  有的“虫字”像恢宏的篆体,有的“虫字”像神秘的图腾,做了几十年设计的朱赢椿,被虫子的无心之作震撼了。

  “虫子的作品从容,有灵性,凝聚了大自然的力量,无心,无我。艺术家却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虫子启发了我。”朱赢椿说。

  之后,他经常邀虫先生蘸上墨汁在纸上挥洒,再用温水给它们洗澡,舒舒服服地送回园子。这样一来,就是五年。

  虫先生心闲手敏,常有佳作。朱赢椿拿着虫作拜访书法家友人,友人有几分嫉妒地说:“这人从小是练过字的。”

  朱赢椿由此心中有数,决定为虫先生做一本纯粹的《虫子书》。

  此前,他揣摩虫先生的故事,出版了《蚁呓》《蜗牛慢吞吞》《虫子旁》,其中,《蚁呓》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最美的书”特别奖。

  随园书坊里,一花一果,人虫共享。虫子得到了安好的居所,朱赢椿得到了富有灵感的天才邻居。

  虫子书:字如其虫,虫亦如人

  朱赢椿一度以为虫子书是孤独的。

  曾经,他设计的“中国最美的书”《蚁呓》饱受非议,刚上市时,有人指责道:“做书要有良心的,80%的空白,只有2000字还叫书吗?”

  “我的书不可能让大家都喜欢。”朱赢椿轻描淡写地说。

  实际上,他非常在意读者评价。“做沙龙活动之前,我非常担心听众会一个个走掉,所以我很卖力地演讲。还好,他们没有听到一半就走了。”

  即便渴望知音,朱赢椿依旧坚持“不迎合市场”,想要做一本“美到极致”的书,哪怕冒着读者不喜欢的风险。

  于是,《虫子书》面世了。

  这本完全用虫子视角和语言做的书,自扉页至终章,没有人的文字,只有虫的写作——几千个弯曲缠绕的字,似字非字,这是虫先生们的足迹,也是它们的语言,虫子蘸墨后在纸上留下的行迹,如书法;虫蛀叶子的影像韵味十足,如宋画。

 

  书中,就连目录、序言、注解、页码,也都是虫子的行为艺术。

  “人类写的书也会有目录、序言、注解。为虫做书,我希望带有这样一种仪式感,平等地完成这本书。”朱赢椿说,他“煞有介事”完成这本书的每个细节,只因在制作过程中“入了虫先生的戏”。

  虫先生的作画方式各有不同,各位先生的笔墨又各有不同。毛毛虫是靠肚子来画画,也有靠六条腿走动、靠翅膀拍打出来的,还有松毛虫靠它身上的毛,质感不同,在纸上游走的痕迹也大相径庭。

  朱赢椿说,字如其虫,虫亦如人。

  与虫为邻,时间久了,他总结出不同虫子有不同气质:“蚂蚁每天忙碌,有战争、家族、友情,爱逞强,再大的蜈蚣也敢去叮咬;蜗牛缓慢柔弱,随遇而安,受伤了就躲到壳里;蜘蛛需要织网,善于等待和忍耐……到最后你会发现,它们跟人类还挺像的。”

  “应该要有一本这样的书,让人们看到虫子的奇妙。虫子好像微不足道,但它们的笔画是多么美。”朱赢椿说,艺术不只是挂在墙上、放在展厅里的作品,万物和自然,包括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创造美丽的力量,“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美学:慢慢来,自然熟

  朱赢椿始终想将书籍做成艺术品、收藏品。

  他说,在电子阅读时代,做纸质书不能粗制滥造,“纸质书是有生命的,要让读者感受到书的生命感,把读者带进一种氛围,就必须在每一页上下功夫。”

  “心急如焚的读者,不能理解我的苦衷。我的书是需要邂逅的。”朱赢椿说。

  慢,是他的设计美学,也是他的生活美学。

  在随园书坊里,他慢慢度日。秋窗日午,抱膝独坐,黄昏日落,负手庭中,看虫子,想设计,找自我。

  他所在的随园书坊,在两百多年前是清代名人袁枚的居所。此人三十岁辞官,也不经商,在南京西边开地造园,不设围墙,提倡人与自然共处,著文、饮食都追求自然,他创造的慢生活令朱赢椿神往。

  曾有几年,朱赢椿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工作,甚至睡在办公桌底下。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焦虑达到了顶峰。

  反思后,他决定慢下来,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他在书坊门口立起一块大大的“慢”字示意牌,做书拒绝时间限制。他设计一本书花去一年半载都算短的,久如《肥肉》,耗掉了整整6年,这本书问世后广受好评。

  慢下来,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了。以前,他做商业设计,感觉自己是“跪着和人说话”,只有别人认可,他才有设计费拿。后来,他“站着说话”,慢慢设计,找他做设计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他逐渐成为了书籍设计行业的品牌设计师。

  “慢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慵懒、懈怠、消极。把节奏放慢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会和你的内心发生碰撞,会源源不断地给人灵感。”朱赢椿说,慢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

  “匆忙,就会粗糙。”朱赢椿说,“我做的书,都要自然熟,慢慢来,这样味道才好。”

(责任编辑:胡亦婷)

推荐关键字朱赢椿
2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