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青花 一叶知秋
2015-11-02 09:17:36景德镇日报
古人以小见大的功夫着实奇妙,“近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梧桐叶落,天下知秋。唐人诗有“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句,则更为传神地道出了通过细微现象而把握整体和全局的高妙。所以,落叶,是古人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净心、明志、知理,以观天象。
“一叶知秋”青花盘,是清朝早年的一只青花瓷盘,它直径21厘米,描绘的便是一叶知秋的景象。秋风来时,木槿花开,迎风娇艳,朵朵醉人,枝枝叶叶,生机勃勃。木槿花的背后,有一片大大的叶子,比花朵还大上好几倍,当成花的深蓝背景,苍翠成永恒。边上还有题诗,“一叶知秋意,新春再芳菲”,一片叶子落下,知道秋天马上就要到来。
不过,莫要悲伤,秋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明天的春天,又是桃红柳绿,百花盛开,一片芳菲的景象。于今之时,且欣赏这说不尽的秋意吧!没有繁复的图案,只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无限秋意,并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般,使天地之间充满萧杀峥嵘之气,这是煌煌正气,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秋色无边。
“青花瓷,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写尽青花瓷之美。青花瓷的全称叫白地底青花瓷,属于一种釉下彩瓷器,它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形式之一。青花瓷主要采用了含有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所以烧成后会成淡蓝色。由于钴料着力比较强,发色比较艳丽、烧成率较高,呈现出的色泽比较稳定,所以被经常使用。
青花瓷其实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向往更加艳丽的颜色,青花瓷器倒不是很常见。直到元代时,蒙古人的西征,使得大量的进口钴矿料进入中国,让青花瓷的大量出现成为可能,所以青花蔚为大观,青花瓷也因此进入成熟期。
明代的青花有所创新,清代康熙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殷实,青花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更多的青花门类,如五彩青花、红彩青花、黄地青花等,使得青花瓷更加美轮美奂,光彩夺目。不过,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白地青花瓷,它已经成为青花瓷的最佳代表,在人们的心目中生了根,长出了枝叶。“一叶知秋”青花盘,正是清代早期顺治、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形象生动,颜色饱满,花青瓷白之间,一叶显尽世间风流。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古人的眼睛,看山看水看风看雪看云看雨看花看树,这是古人的浪漫,我辈俗人,也只能在这古人遗下的青花盘中寻秋了。
(责任编辑:崔丽娜)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