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都斯坦莲纹玉碗鉴藏
2015-05-12 16:57:21新民晚报
最近我看到旅美工艺美术大师曹平的旧作莲纹玉碗,其精美程度无法用文字来表述,仿佛是天上仙人之物,堪称玉中精品。
莲纹玉碗共有两只,是典型的痕都斯坦工艺。莲纹玉碗壁厚一毫米,内壁晶莹光滑,外壁薄意莲花,透过光线,从内壁也能清清楚楚看见外壁的莲纹图案,在每个碗外壁镶上四颗红宝石,就好比白雪中盛开的红牡丹,白红相配,恰到好处。
前几年,曹平在创作一件玉雕作品,需要将该作品内部镂空,当掏出白玉中间一块半圆形状的玉石时,发现内部质地非常好,真是难得的一块好料。曹平一时有点顾此失彼,停下手中的活开始琢磨手中这块半圆形和田白玉,思索良久,决定雕一只玉碗。按传统的做法,把半圆中间挖掉一些,内壁光滑,外壁浅雕花卉或奇型异兽,似碗即可,但曹平觉得这样做浪费太多,实在是太可惜,最后决定采用痕都斯坦风格雕一只玉碗,中间部分可作它用。痕都斯坦是地名,也是玉雕技法中的一脉发祥地,因为它的玉器雕琢工艺与中原不一样,深受当时皇宫大臣的喜欢。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避毒,故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不见中国玉器中常见的礼玉和佩玉。这些玉器的装饰很有当地文化特点,有些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用异色宝石镶嵌装饰等。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因为痕都斯坦工艺中的一个特点是玉件胎体透薄如纸,所以曹平在掏料时小心翼翼地套出两个碗体,每个碗体的厚度约一毫米左右,薄薄的碗体拿在手上都不敢用力,就怕一不小心给捏碎了。按照痕都斯坦的风格特点,曹平选用薄意莲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莲花都有很高的评价,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纯洁自好;而碗是盛放食品器皿,是放最干净的东西的,将莲花薄意在玉碗上,寓意自然就很清楚了。我们都知道,玉比玻璃硬,但玉的韧性极差,在一毫米厚的玉坯上薄意花卉,如果一个点用力过大,那么整个薄坯就会碎掉,雕琢这两个玉碗对曹平是信心、毅力、技术的考验。
历时半年有余,两个莲纹玉碗可以说全部完工,但用痕都斯坦工艺来衡量,还差镶嵌金银或宝石,曹平斟酌再三,用四颗红宝石镶嵌在玉碗的四周,红宝石表示心意,寓意用这个洁白无瑕的玉碗和一片真心招待四方来宾。
(责任编辑:秦连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