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币未必都能增值
2015-03-10 10:20:50上海金融报
收藏高端币是否一定能保值增值?这是众多集币者十分关心的话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因为有些高端币买入后确实能保值增值,为收藏者带来可观的收益;而有些高端币买进后不但不能保值,反而还会下跌乃至被深度套牢。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要看这枚高端币本身受市场关注的程度如何,即该币的题材、图案、发行量、品相等是否“热门”,是否有群众基础;二要看当初买进这枚高端币时价格的高低以及卖出时市场的承接状况如何。
近年来,集币市场确实有一些高端品种价格涨势惊人。比如退出流通领域的第一套人民币走势强劲,其中一张1951年发行的珍币壹万圆“牧马图”,市场价已高达180万元;还有“建行”流通纪念币已从9年前的800元上涨到目前的2800元,其原因是该币作为流通纪念币的“龙头”品种,具有量小质优的特点,让买进的人获益匪浅。但也不是所有的高端币都有那么好的运气。比如,元末农民起义军韩林儿所铸“龙凤通宝”折三钱在古钱币板块中十分罕见,目前市场价约2万元,但由于当下市场买卖古钱币的人本来就不多,而收藏“农民军钱币专题”的人则更少,故该币长期有价无市,市场承接力很弱,出手十分困难。
还有一些集币者为了一时满足“人无我有”的虚荣心,在拍卖会上盲目地将一些钱币价格喊高,于是就拍下不少价格极高的品种,但这种高价币已超出钱币本身应有的价值。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高价币再过几年也未必能达到买入时的价格,因此收藏这种币就只有套牢的份了。记得有一位集币者曾以高价购入一枚十分罕见的珍币,当时他内心感到很满足,可后来由于经济状况欠佳,无奈之下只得把这枚收藏多年的珍币抛售,可市场上对这枚高价币根本没有足够的承接能力,连续多月也无人问津,最后只得忍痛“割肉”,卖出价竟不到买入价的二分之一。
(责任编辑:秦连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