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缺文化,缺的是展示平台”——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展映侧记

2014-12-11 09:40:52中国文化报 作者:冯钰珊

  “年轻人身上有着很强的创造力,将来是关注、记录民族文化,积极创作民族志影像作品的中坚力量。”在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展映活动期间,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艺术学院院长井迎瑞观看完由广西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周宇、杨昀拍摄的关于侗族阿妈多年坚持手工制作侗族传统服饰的民族志影片《侗衣》后说。

  11月29日至12月3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电视台等举办的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展映活动在南宁如期举行。活动期间,105部来自中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涵盖壮、瑶、傈僳、赫哲、纳西等民族,包罗手工艺、戏曲、信仰、生计等民族文化题材的影片轮番播映。

  5天里,随着光影闪烁,《白裤瑶服饰》、《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等影片将各民族的故事娓娓道来,或讲述广西南丹白裤瑶群众努力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故事,或表达对顽强生活在东北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的敬意……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影展有不少作品出自年轻人之手,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记录着家乡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等情况。

  “很多情感如果没有传递的出口,就难以被人获悉。有时候,我们不缺文化,恰恰缺乏的是一种文化展示和对话沟通的平台。”清华大学留学生萧以涵通过拍摄作品《共欢》,向观众鲜活呈现了家乡(马来西亚)华人举行“鬼节”仪式的传统。对于创作的初衷,萧以涵希望能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地方的文化现状。

  “如果不能直接传承非遗,那为何不用另一种方式做点贡献?”经过一年多时间创作而成,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广西宾阳炮龙节的作品《龙图腾》真实展现了宾阳扎龙艺人坚守扎炮龙的传统手艺,执着地继承炮龙文化的情感。24岁的卢颖是该作品的创作者。“对于家乡的传统非遗项目,或许很多人会偏向于关注表现形式,但我希望能通过镜头呼吁更多人关注传承人的现状和真实感受,毕竟他们在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卢颖说。

  对于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学生唐学威来说,把家乡渔家人的故事搬上银幕,让更多人关注渔家人,是他倾注在《渔家人》中的情感。在《渔家人》中,唐学威以镜头记录了在美丽的防城港海湾,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变迁,当地世代“漂着”的渔民对于是否上岸而产生的困惑与希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拍摄民族志影片感兴趣,更有部分人拍出了不少情感真实且丰富的作品。为此,纪录片独立创作人闫非提议,把更多的记录文化的使命感带到学校。“现在的学子们在学校里能接触到的影片类型可能有点单一,我希望社会各界通过积极创办放映和点评交流活动,给他们带去更多类型的影片,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不同风格的民族志影像创作。”闫非说。

  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展映每两年一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呼吁各地区的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整理、展现,能有更多热爱民族精神家园的各界人士和团体参与其中,尽情展示才华和抒发文化情怀。”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袁晋说。

(责任编辑:吕雪松)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