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钧瓷的艺术特点
2014-09-06 16:30:27许昌晨报
仿宋钧 《出戟尊》 王建伟 作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其艺术特点独树一帜。自宋徽宗起,钧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在造型方面,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养花用的花盆最多,有文房用品洗、盆等,还有用于审美、寓意权贵、祭祖用的瓶、尊、炉、鼎等。
这三类作品已经从简单的日用品上升到精神需要,表明钧瓷的功能是致力于审美需要的,突出一种“雅”的品位。
在釉色方面,宋代钧瓷表现了丰富多彩的风貌,这也是其独具的个性。主色调除天青、月白外,还有罕见的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葱绿、豆青、天蓝等。这些釉色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故被称为创举。这也是钧瓷对陶瓷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宋代钧瓷釉质莹润、含蓄,呈乳浊状,有着绚丽多姿的审美风韵以及“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审美体验,成为皇室的宠物,表现了宁为玉全的民族气节和温文尔雅的做人品质。
宋代钧瓷的足部处理最具个性,除圈足外,支足多采用如意之兽,隐含镇宅辟邪的道家寓意,同时含有与天同寿的美好愿望。支足多为三足,表示天、地、人三才合一,三位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烧成工艺看,它已具备了当今钧瓷烧制的工艺特征,成为素烧强固胎体、釉烧呈光泽色彩的二次烧制工艺,这在钧官窑遗址中可找到证据。在施釉方面表现为在足底施满护胎釉,支钉烧成。这是五大历史名瓷共同的特征,是御用官瓷精细的标志之一。
(责任编辑:丁英)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