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馆藏文物的腐蚀之痛
2014-06-25 17:06:47华夏鉴藏
背景: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的专项调查,调查历时3年,涉及全国各地2803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1470余万件(组)馆藏文物,调查结果显示,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共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然而,目前用于博物馆藏品保护的经费却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
问题:您怎么看待馆藏文物的腐蚀问题?您认为5%的维修经费是否足够维持藏品日常的保护经费?
徐江涛(四川省盛世典藏古玩鉴定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是所有的老东西都是文物,文物是承载了古代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的载体。馆藏文物的腐蚀,暴露了一个保管的态度问题,只要认真保管,首先考虑防虫防鼠防潮防盗这些基本的因素,就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如果连这些条件都没有考虑到,博物馆就是个空房子,不具备博物馆的资格。在维修经费方面,我认为千分之一就足够基本的开销,主要是一开始没有重视,现在重视就是亡羊补牢,比如800年前宋代的画都保存的很好。所以现在曝露的问题只能说明我们某些机构对文物保管的一个态度,可是我们又只能去质疑,,并没有调查权,久而久之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也会遭到质疑。
彭德泉(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主任):首先涉及到政府机构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早在2007年国务院古籍保护工程相关文件就提到了动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古籍文物,虽说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关键的问题还出现在没有落实下去,没有指定有效的方案去实施。从纸质文物的角度来说,南方空气潮湿容易霉湿,导致虫蛀,北方风沙大多易出现脆化。这是纸质文物必须要面对的“天灾”问题,加上体制的弊病,导致了国外机构对我们的很多文献资料的保护和重视超过我们本身。经费的问题我觉得专项经费必须用在专项支出上,并采用问责制度去监控经费的落实问题。给与古籍真正有效的保护。
(责任编辑:吕雪松)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