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死--巴黎东京宫”杉本博司装置作品展
2014-06-25 09:08:58博古艺术传媒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
1948年生于东京,现生活和工作在纽约与东京。艺术家以大画幅的摄影作品著称,透过他的相机,事物往往能够脱开外部环境、时代背景、人的常规认识等等杂质,以其最原本,最真实的面貌展现出来。
从小接受西方油画的艺术教育,在美国留学毕业,经过学习研究,成为著名摄影师,艺术家。他对日本对古美术、建筑、文学、历史的造诣很深。
《西洋镜》(Dioramas,1976-)
时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维度,在衫本博司的眼中,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一瞬间,而是时间的延绵、流淌。因此他的摄影常常使用小光圈,运用超长的曝光时间,让光慢慢的流入底片,雕刻出图像。
《剧院》(Theaters,1978-)
“我拍摄的是物的历史。在《海景》系列里,我要处理的对象是水和大气。这两样可说是至今为止对人而言变化最少的东西吧。其他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我的艺术主题是时间。”
在艺术家的摄影作品中,时间是真正的主角,是超越一切的永恒力量。在时间面前,一切其他外部条件都不再重要。而我们也只有在排除一切干扰,抛去一切杂念,用心灵直接感受世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看清身处时间洪流之中的事物真相。这便是为什么杉本博司在谈到他的《海景》系列时说道,我们和石器时代的人看到的是同样的海。
《海景》(Seascapes,1980-)
杉本博司在其多年的摄影创作中不断探索着关于时间、认知、意识源头的本质。而这一次在东京宫的展览中,艺术家在延续这样主题的同时,用一种更加丰富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观众来说,所将感受到的可能会是一个有着相同气息,却有些"新鲜和特别的"杉本博司。
被这样一个问题所指引,在《今天,世界死去了——失落的人类存档》这个展览中,杉本博司让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蔓延开来,试图让观众在展览中同时遇见过去与未来。艺术家将一系列来自于过去的时代或是已消失文明中的物品和他的摄影作品并置,代表着艺术家近十几年来在单纯摄影展之外的一个新的展览方向。这些物品对于艺术家来说就如同是他的分身,是他学习的源泉,让他能够不断延续他的艺术创作。
受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以及杜尚的现成品影响,艺术家在东京宫制造了一个人类已经不再存在了的世界,一系列来自未来的场景。整个展览由不同的虚拟角色讲述的三十三段故事情节组成,这些虚拟的角色在"他们还生活着的年代",选择将他们各自的"生命信息"保存(或不保存)下来,一直到“未来”:一个养蜂人,一个研究比较宗教的学者,一个政客……整个展览呈现出的"毁灭之后"的景象,正好与东京宫灰色曲折的非典型结构产生共鸣。
这次展览不仅是杉本博司在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览,同时也被看作为一个特别的项目,见证了艺术家自文学到建筑,广泛的跨领域的活跃范围。艺术家制造了一个超越人类存在的广阔时间维度,并且融合科学、宗教、经济等元素,在理解艺术与人类历史上做出了一次属于他自己的尝试。
(责任编辑:佟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