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良:某些机构的“操盘”行为需警惕
2014-01-23 16:24:09雅昌艺术网
现阶段一些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收藏机构,习惯以金融手法操盘艺术品市场。比如,将看中的艺术家的作品“一网打尽”,以垄断、囤货、炒作等方式频频获利。这不免让人担心: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市”,将会使艺术品市场发生怎样的巨变?机构操盘之下,市场是走向秩序化还是更加混乱?
朱绍良:机构收藏对私人藏家有较大的冲击,特别体现在艺术史上一些非常重要、价位也很高的拍品上。而面对资金雄厚的收藏机构的竞争,收藏家想买精品力作,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原来100万元就能买到的东西,可能现在500万元都买不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2009年的时候对此就有了强烈的感受。那一年,我心仪的曾巩书法作品《局事帖》在北京保利的拍场上被某机构以1.08亿元的成交价“抢走”。当时,我对这个价格感到非常震惊,自己也挺失落的。但后来也调整过来了,干嘛一定非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呢?举牌的过程中,有那么几秒钟属于过我也就足够了。说到底,无论是藏家还是机构,都是文物艺术品的保管员而已。
但是,机构收藏有它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机构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操盘”艺术品市场。大规模买进某个艺术家的作品,然后举办展览、做学术研讨、运作市场,经过一个炒作或者说包装的过程,拉高这位艺术家的价格,然后再慢慢出货。对于藏家而言,要有一定的警惕和认识,不能人家偷驴,你去拔橛。
观点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董晓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