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辨认黄金珠宝 谨防高价买来假货
2013-05-31 09:00:05雅昌收藏频道
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
一、贵金属(黄金、铂金)饰品
1.成色问题
由正规厂家生产的贵金属饰品都会在饰品内部注有厂家印记、等。千足金、足金、G18K、Pt950、Pt900 。而在旅游景点上商贩会向游客兜售所谓“砂金”饰品,称成色与足金相近但价格却远远低于足金饰品。游客只要留心注意其印记往往刻有“18KGP”“18KGF”即镀金、包金饰品,主要成分为铜。
2.重量问题
出境或在香港等地购买贵金属饰品时,由于所使用的度量衡表准不统一,消费者往往无法正确换算单价,造成某些误会或经济上的损失。如:在香港购买一件足金饰品重20.34钱,经检测实重76.14克。一香港钱=3.7429克,经换算为76.13克。
二、钻石饰品
1.以假充真
人们在旅游时,导游会带领游客到景点的商场购买“钻石饰品”, 经检测实为铜镶嵌的合成立方氧化锆饰品。合成立方氧化锆为一种人工合成宝石,外观与钻石十分相似,但价格远远低于钻石。如:一位在海南旅游的市民送检一枚”钻戒”。据称:当时卖家称该“钻戒”原价3800元,因急用资金甩卖500元。经检测实为铜镶嵌的合成立方氧化锆,价值仅值几元钱。
2.以次充好
景点的商贩往往以几倍或几十倍的价格标注再以极低的折扣吸引消费者购买钻石饰品。饰品上钻石是真钻石,但钻石级别很低,价值与购买价格相去甚远。此外,有的钻石饰品也备有鉴定证书,但证书出具单位不具备相关资质,无权出具证书从而无法保障出具证书的公正性及有效性。还有部分鉴定部门由于受市场竞争因素影响,证书出现“跳级”现象,误导消费。因此,消费者应在购买时索要正规发票和具合法资质检测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以便合理解决以后可能出现的消费纠纷。
三、翡翠饰品
1染色石英岩充高档翡翠.
曾有一位翡翠爱好者要求鉴定一串“老坑玻璃种翡翠项链”,并称是以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在云南旅游时购买的。经鉴定为一串染色石英岩项链,价格十分低廉。质地细腻的石英岩经染色处理后与翡翠十分相似,作为高档翡翠的仿制品欺骗过许多消费者。
2.经漂白充填(B货)或染色处理(C货)的翡翠饰品
B货是指将那些不大干净的翡翠经过酸洗,去掉内部部分的杂质,同时充填一种固化树脂使翡翠看起来更加干净,颜色更加鲜艳、漂亮。
C 货则是指将颜色填充到那些没有颜色或颜色很浅的翡翠里,使其显得更加漂亮。有染绿色、红色、紫色等几种颜色。这种染色翡翠时间长了颜色也会褪,这些经过处理的翡翠和同等外观的天然翡翠相比价钱相差悬殊。去年,一对老年夫妇鉴定一件翡翠手镯。据称是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时购买的,标价为28万元,最后经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以2.5万元成交。经检测此件翡翠手镯经漂白注胶充填处理,价格仅值百元左右。
四、合成祖母绿
在新马泰出境游中,游客常被带到当地首饰加工厂购买祖母绿饰品,厂家也给消费者出具厂带的鉴定证书。但在其出具的票据及鉴定证书中均用英文标注为合成祖母绿,由于涉及专业用语游客认为购买的是商家承诺的天然祖母绿,而在回国后即使鉴定后知为合成祖母绿也很难挽回损失。曾有一位女士在马来西亚购买的一件“祖母绿”戒指前来投诉,据该女士称,他们一行数人参加新马泰旅行团,由导游带领在马来西亚一家专营珠宝首饰的商场花费几千元购买了多件此类饰品。经检测,该件饰品为合成祖母绿制品。市民在外出旅游时,应尽量避免购买高价珠宝饰品,如要购买应积极索要消费凭证及具有权威性的鉴定证书,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有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邹艳丽)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