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探求

2013-01-10 11:13:27 作者:洪晟日 高瑜

  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艺术遭遇了具象绘画的危机,而阿里卡却在其抽象绘画声名鹊起之时,毅然放弃了抽象风格,转而投向写实绘画,这样的转变是极端的。作为20世纪重要的艺术家,阿里卡在艺术上的蜕变无疑让人感到困惑乃至惊叹。阿里卡曾经一度“感觉自己的抽象艺术是在做着重复的事情,像是在画同一张画”,他发现“拯救”自己的方法是要抓住自己看得见的事物,于是他怀着一颗颤抖的心开始尝试写生,并花费长达8年的时间重新研习素描,其中的笔墨素描尤令人关注。汤默生在所撰的《阿里卡》中,罗列了画家多达18幅的笔墨素描作品。阿里卡在由抽象绘画进入写实绘画当口,他的笔墨素描作品占据相当的分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阿里卡绘画的转折期为何对笔墨素描情有独钟?他在笔墨素描中探寻着什么?这对于长时间学习西方传统绘画素描的中国画家来说是值得研究的。

  阿里卡的笔墨素描以强有力的稠密墨色痕迹幻化出对视象精准的描画,黑白构成中蕴涵着绵绵的气场。以用笔的迟缓、轻重,墨色的时而层层积聚、时而松动散开,对视觉物象形体构造和色域宽度做出了确切的拿捏,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意境,笔墨间似乎蕴涵着艺术家自始至终都保持的一种面对视象的一触即发的激动。

  阿里卡笔墨素描之于传统素描的不同首先在于他绘画观念的表露。阿里卡绘画的哲学问题,浅白地说,是他面对物象心中的疑问:“这难道是我所见?”观看的不同,源自内心的审问,是一种具当代意识的哲学性思辨。他把看的艺术提升到了思的意境中,虽然现象学研究把本真的看提到最高的层次,然而不能否定的是艺术家的创作归根结底是思的表露,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从抽象绘画到写实绘画的转变使阿里卡经历了抽象绘画的现代主义理解,阿里卡开始尝试写实绘画的过程有别于传统写实绘画其实并不难理解,有批评家干脆认为他的笔墨素描是“后抽象”。阿里卡厌恶“再现”,他以“描绘”区别了与传统“再现”的绘画观念。描绘是带艺术家个人的极主观理解的观察描画。正是在描绘观念的作用下,他的笔墨素描带有极强的现代性,而笔墨素描的探索为其绘画观念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

  阿里卡的笔墨素描作品有别于传统素描也在其所使用的媒介,即运用笔墨描绘对象,笔墨落纸无悔,徒增素描表现难度。阿里卡作画以求率真的表达,一次性画成,从不修改,笔墨素描恰恰限制了修改,掐断修改的可能,并让观看描述的痕迹清晰地展现,使得描画的过程被彻底展露,率真地展现在描画的进程中。巧合的是这种偏重过程的创作方法,在当代艺术中不断被强化。另一方面,笔墨的运用使得画面出现了更多的偶然性。笔墨在碰触纸的瞬间,跟随着力量的轻重、划过的疾徐均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而笔锋的形状、墨的干湿显然并不完全受艺术家的控制。正是这样受控的不确定性,增添了阿里卡笔墨素描的魅力,但无法断定的是阿里卡是否正是被此种不确定性所吸引着。

  据阿里卡自己说,他的绘画很大程度是受中国艺术“气韵”说的启发,从中国画的角度来研究其笔墨素描不啻是一条能让国人感到轻松而有趣的途径。阿里卡的笔墨素描最能体现中国绘画论对他的影响,不知道阿里卡是否真的阅读过谢赫的画论,但在他的笔墨作品中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种存在。“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从《S. J. Agnon》(1966年)、《Samuel Beckett Leaning》(1967年)、《Anne in a Ruffled Blouse》(1969年)等几幅人物笔墨画中可读到阿里卡对描绘对象“气韵生动”的把握。研究阿里卡的笔墨素描亦可借助中国画的用笔理论来阐析,毛笔的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中国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同样,阿里卡的笔法写意感强烈,笔墨间线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却未舍弃传统绘画对对象的精准描绘,其笔端游走于物象与内心强大表现欲的双重压力之中。他下笔肯定,类似书写,或揉或擦,或抑或扬,行笔或拖或游,笔墨是其感性认知的率真表露。然画面的结构并非如其用笔过程般感性,而是经营有序,画面中的物象都经艺术家缜密而精心的安排,书写的笔触只是恰当地表达了这种安排。中国画论的“经营位置”在阿里卡的笔墨素描中很巧合地得到展现,完全可以用“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等中国画构图的经典言论来评述。

  让人费解的是阿里卡素描的用墨却有着不同于中国绘画的表述。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水墨交融,而阿里卡多以干笔擦拭纸面来获取色彩层次,湿画的晕染等技法并未突现在其笔墨素描中,阿里卡不懂得用水吗?答案是否定的,阿里卡绘画也有涉及西方传统水彩画的创作,从他创作的《Left Hand》等众多水彩画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阿里卡对水的运用是了如指掌的,所以这一独特的现象是需要深究的。是否可以认为其运用统一的笔墨是在有意强化画面的统一?然细想之下,阿里卡毕竟是油画家,他只是运用墨笔在探索描绘物象,感觉到笔墨素描更能契合自己训练观察方法,培养构图能力,抑或他是拿着油画笔刷蘸着刚喷了些许水的中国墨块在体验用笔技巧。而从他之后的油画作品中似乎也能管窥到这种努力。然无论艺术家在使用怎样的手段,最终观者只在乎其画面营建的视觉效果。绘画是一种沉默的形式结构语言,其创作背后的动机和手段是个人化的。阿里卡笔墨素描作品最终呈现的是一道与中国艺术家心灵相通的盛宴,这样的宴席是潜心研究西方绘画的中国画家值得享用的,也同样值得深思。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艺术的无边界,一个西方艺术家运用着类似中国的笔墨技法、留白构成,演绎着直面物象的观与思,似曾相识、充满亲和力又带来视觉的震撼。

  阿里卡的笔墨素描是其探索写实性绘画的重要篇章,从率真的观看到表达,其呈现的油画作品延续着这样的探求。笔墨是物质的,然在挥洒间透射的是精神的力量。□

  洪晟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高瑜 浙江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彭亚琪)

推荐关键字笔墨素描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