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有道
2012-10-24 15:44:05
乱,给人的感觉就是杂乱、失去控制的意思。人的衣着要整齐,乱头粗服人们就不欢迎,这好像是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
但这个标准却并不一定适用于艺术,现引用一位学者的话:“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家,大多遵循旧的皴法、树法,讲究旧的条理、法度,形成了一股绵延数百年的强大的保守势力,很少有人能够冲破。就是画理极高,颇有创见的清初山水画家石涛,虽然有了一些突破,但还是远不能摆脱旧的羁绊。黄宾虹创造的乱中求趣、乱而不乱的画法,才彻底摆脱了旧的程序、条理、法度的束缚,使其思想感情和笔墨趣味能够肆意发挥,完全进入了创作的自由王国。这对于那些墨守陈规的画家来说,当然是看不懂,看不惯,甚至加以诋毁也是不足为怪的。”
“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极高,其画的特色是什么呢?他的山水画的特色很多,我认为其最大的特色是‘乱’。只要我们眼光触到他的画面,就会强烈地感到这个‘乱’字的存在。‘乱’在其它山水画家的画面上是找不到的,因此说‘乱’就是黄宾虹画的最大特色。”
我非常赞赏这位学者对宾老画之特色的表述。这种千百年来人们求整齐、求表面好看的积习,终于被宾老打破了!我们应为其欢呼,为其呐喊!
我们只要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真实的山川,就会发现这种“乱”的特色:荒山、乱石、古木、野藤交错纷呈,大自然景物的丰富性使我们感受到了这种乱。如果我们画得整整齐齐,肯定是把自然简单而工整化了,就好像人工修筑的公园。
乱才能接近自然,乱才能准确地表现自然。但是乱也有可能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笔墨痕迹,近看是乱的,远看还是乱的,像烂柴火,像烂棉花絮,像破烂,那可真够糟了。
宾老属高人逸士,他师法百家,他的画从风格来说还是属于荒寒、苦涩一路的。从其画风中我们也感受到“清四僧”中石溪的风格。评者谓石溪画风豪放而浑厚,粗服蓬头,生气勃勃。看来这种画风前人就有,适合表现苍凉、荒率的意境。
当代大家陈子庄云:“黄宾虹有许多方法来源于石溪,但颇有发展。”
乱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如古人画山石的皴法中就有乱柴皴。山水画,主要是对意境的探寻,为了表现某种意境,就要使用相应的方法。
乱中无序,乱中无物,是真乱;乱中有序,乱中有物。这种乱是高手的乱,如武林高手,无招无式却风生水起。高手练拳看似漫不经意,随心所欲,仿佛毫无章法,实际是把法化了,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陈子庄说:“要达到‘乱画’的境界不容易,所谓信笔涂抹,皆成妙品。”
可见,乱画的境界是自由王国,并不是由自然王国的乱写乱画进入的,而是一个由有法到无法的水到渠成的境界。看一幅画,不能仅从乱与不乱来看,还要从意境来看。一幅画如果内容充实,乱中有序,乱中有趣,乱中有道,那也就是好画。
宾老山水,以书法入画法,时有用行草的笔意作画,不解者以为乱画,此是未深入观画而造成的误解。
乱,其实有很多优点,它给作者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借助乱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个性,人的才气、灵气往往就在乱中抒发出来。但话又说回来,乱也要心中有数,乱不能违背造化之理,这就是乱中有序、不齐之齐、乱中不乱的道理。
我在学习宾老时,把他的这种乱与现代化的管理联系起来,觉得很有相通之处。例如: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统一分配,形式上规范、统一、整齐,但经济发展却因此死气沉沉。后来要改革开放,许多人都反对,说放开就会乱。当然也出现过这种怪圈: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多么像我在学宾老画时出现的问题,害怕太乱难以收拾,所以就不敢放,循规蹈矩。后来,我国坚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不怕市场经济出现的乱象,而是加强管理,完善各种机制,于是经济得到了发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多么像作画,于是我又有所悟。
乱是打破陈规的方法,在乱中求序,就是在运动中求得发展,求得平衡,形乱心不乱,神不乱,凝神静虑,似有所得。
乱,需要有打破的勇气,以神以意为之,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痛快淋漓。
乱需要静,心中无数不可动笔,心中无意不可动笔,酿之既久,顷刻而发,乃是以性灵作画也。意在笔先,而趣在法外。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