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海、于凡“青春对话”
2012-09-24 11:23:03雅昌艺术网专稿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现场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现场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现场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现场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2012年9月22日,“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在798艺术区杨-国际艺术中心开幕,作品展出艺术家潘德海的油画作品和于凡的雕塑作品。潘德海带来2012年的新作“过去了”系列;而于凡展出的是“水兵”系列的雕塑和浮雕。
潘德海是与张晓刚、方力钧在80年代一起成名的重要艺术家,在重要的艺术事件和重要的历史性美术展览、博物馆和美术史文献中总能看见他的作品,尤其是“苞米系列”是经常被学术评论拿出来讨论的作品之一,“胖子”形象深入人心。但此次展出作品没有“胖子”身影,而是充满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暖回忆,老火车站、理发店、大桥、电车、骑自行车的人群、食堂等等,这是潘德海2012年的新作《过去了》系列。对于潘德海来说,童年是美好的,那种在作品中出现的餐馆场景,以及煤炉都让人产生暖意。
于凡的作品通常给人以灵动而轻盈的观感,修长如同魏晋时期的中国传统雕塑,同时有着宗教塑像的庄重神秘。这与他试图摆脱创作上对西方写实语言的依赖,开始认真吸收中国艺术对精神层面的传统有关。此次展出的是于凡的“水兵系列”,是采用“汽车烤漆”的方法,创作的玻璃钢的铸成雕塑。这一系列作品寄托了艺术家少年时期浓厚的海军情节。于凡出生在青岛,每当春天北海舰队的海军换新装,年轻的心不由随着换装变得美好,生活似乎在此种暗示下充满希冀。在特殊年代里,蓝白如水天两界的海军服显得尤为浪漫。于凡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雕塑,就是精神、能量和心等看不见的东西通过物化过程的现实存在。雕塑家面临的是将虚的东西转变成实在的三维体。所以,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必须放进去,否则只是把时间放进去,最后做出来的“马”与现实中的“马”没有多少区别。
展览持续至10月12日。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于凡作品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于凡作品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
策展人: Susanna Yang
展览艺术家: 潘德海 、于凡
展览日期:2012年9月22日 - 2012年10月12日
展览地点:杨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大山子798艺术区陶瓷三街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于凡作品
于凡作品
于凡作品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于凡作品
潘德海 《过去了》系列
于凡作品
“青春对话”潘德海、于凡联展现场
(责任编辑:孟玉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