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朗

2012-04-13 11:51:01 作者:田黎明

  王迦南、蔡小丽一对伉俪旅英画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为中央美院教师,后定居国外,进行中国画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两位先生饱游世界博物馆,先后大量阅读研究了中国传统经典绘画,尤其对唐宋绘画,他们长年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面对原作实有体悟,可以说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潜心领悟中国画的文脉。作为海外艺术家,他们不追时势,一心一意向往于传统人文智慧的思想,以心体文,以文探源,艰辛地考察、探究中国画的文化本源与方法之源,从中国绘画整体上体验着道法自然的奥妙。他们的绘画语言以中为体、西学为用,技法上他们寻求着传统文化的思想,以中国画的文脉来体悟中国文化的内蕴。从中国画的审美上开拓出各自鲜明的绘画风格。他们的探索如同他们脚下的每一步,于画面每一笔生发出他们心体与自然交融的万物之感。他们的心性传承着儒家的仁者之怀,他们的绘画法则以秩序为理念,遵循着天地融合的思维方式,反省于一切事与物,向往内外一体的自然境界。无论何时,他们都一以贯之地生活在中国绘画的天地人和快乐之中。

  王迦南的作品有近于道家的清风明月、劲健刚直之举,蔡小丽作品以儒家绮丽含蓄、温厚润泽为本。两位先生的绘画艺术始终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生长着,他们的艺术理念在有形之中体悟着无形的自然之美,在变幻的自然结构中发现着艺术的结构,使其在民族文化土壤中生根。老子曰:“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二者的艺术深深体悟于儒道文化,他们的艺术感觉之根,源于文化的体悟和文脉传承,这是他们的根本,是不变的文化结构。他们的绘画在传承人文境界中追寻着雄浑或冲淡,追寻着纤秾或沉着,这使他们在创作中渐自产生了“德音不瑕”的日常状态,艰辛的耕耘,使他们的绘画达到了日月清朗的艺术境地。

  王迦南的山水在境界上呈现了由静向动的人文探索,他直叙山水本体的内蕴,感知着山水空间存有的心象,以无的方式探讨着山水气韵的可感性,追寻着般若的境界,体察着光一般的圣明气象。王迦南的山水以五色融入,使其山水新而高古,在他的五色之用仍保留着古朴的三远结构和笔墨元素,而以五色在境界的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他从文化的积蓄感知中,在岁月的淘洗中获得了创造的智慧。他的山水五色不仅是色彩本身,而更是境遇的意义。王迦南从境界上整合了笔墨所蕴含的时代体验,对技术和材料的探索已成为文化的自觉,一切在秩序和规律中生成。他的山水结构成为了主体感知的圣象,山水与我为一,带来了他独有的意象体验,一种极为纯粹的山水境地,呈现出王迦南对山水文脉的自身感发。王迦南山水有着终南山的生活之源,从王维至范宽创造了终南山的人文境界,此时,王迦南的山水自有他追寻先贤的精神,而又去独自领悟“寻孔颜乐处”的终南山。王迦南的山水透着健真之境,在雄浑的结构上做工夫,他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理念纵深推移,仰则高远,俯则深远,以宽厚的心性体会山石的厚重与气韵,虽山石有形,却以笔墨生发心体之象;看似寻常,却深有体悟雄健之精微;看似出自常理,却以思乡情境、触目山水而归于儒道情境。他的山水画在混沌中贮存着刚健的山水情怀,以圆浑之心既得终南山雄浑,又有王维禅意,既得终南山之体,也得北宋山水神韵。在审美上他创造了深远雄浑、一变内存荒寒萧瑟的山水意象,在至静之极中迸发出关于生命的体象,有如获得天籁般的感悟,一切山石均化作生命之泉在寂静的宇宙中奔流,以怀抱天地阴阳之势,呈现出自然的温厚之大。中国山水画雄浑静穆的美学当属北宋山水气象,可以说王迦南的山水所阐释的美学意义又归属于北宋山水之美,和时代大气象。王迦南山水审美所呈现的意象正如先贤所言,“在德不在鼎”,他将山水色彩推到了极致,使他的山水在当代的山水画中以新的面貌让人获得了象外之象的审美体验。

  蔡小丽的工笔花卉以清婉之美立足于当代工笔画坛。蔡小丽画荷、画竹均显其心性本源,她的作品绮丽而含蓄。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矣。”蔡小丽所秉持的定力以物象之理而还原于物象之道,她独特的竹境,以智慧的整体观照,既注重一枝一叶的成长,也将其连成群体,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结构贯穿全竹,呈现出有生命内存的筋骨之象。中国画讲骨法,在此,蔡小丽的竹最重风骨,她以石绿本色托出了竹的坚韧和清劲,透彻出奋进中的沉郁之美,通过二维空间创造出浮雕式的般若空间,似坚石凝固的感知随境生发,注以竹的新元素。以积的方式,将传统竹的书写方法转化为雕塑般的山水方式,赏心三两枝的独幽坦荡转换为千百枝的相逢与感召,竹之美溢出“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之举。荷是蔡小丽感受自然智慧的力作,对荷的观察,蔡小丽得其形不如说是得其韵,她以荷写和,以形至善。孟子有:“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蔡小丽画荷和相顾,自然之态以侧隐之心体护荷和,恭敬之心为其造像。蔡小丽画荷寓物觉明,溢出于荷,均呈现一片甘露之明。我们所体会的蔡小丽之荷是一种反观象内的明心写照。蔡小丽画荷改变了人们对荷常规的一种认知,她的荷呈现出一片壮美,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的观照。荷的表达方式仍然以浮雕般的感受,以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强化了她对荷所独有的时代体验。使我们看到荷已成为审美的一种感知,它内蕴着当代人对凝聚精神的一种体悟,对家园兴荣的共识。

  王迦南、蔡小丽他们的中国画开山水、花卉新风之气象,他们各自绘画的境界体悟着理与象的文脉,传承着理与象的境界。他们的作品以心体物、以理寓物,物我相融,深入到二位画家的语境中呈现出妙不可言的心灵之象让人融入其中。

(责任编辑:蔡家辉)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