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迷航 杨永生绘画展开幕
2011-08-08 01:06:13雅昌艺术网专稿
库尔贝说过,现实主义艺术是表现事实表面以下的真实。在具象的世界中,光的存在不仅仅是可以看见的前提,光的变化也会影响各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光在杨永生的作品中是被强调的,或自然光下带有中国画山水意味的风景,或者在人造光源下景物被强化抽取、被掩盖模糊。以视觉的语言呈现现实对心理的作用和投射。
袁源(左)、王英(中)、杨永生(右)在展览现场 摄影:裴刚
798艺术区的久画廊2011年7月30日举办的《夜阑迷航——杨永生绘画展》,展示了从2005年至今的部分作品,艺术家杨永生一直坚持自己的油画创作,用富有诗情的艺术语言,将一种“忧伤性”同构在其灰色调系的画面里。极为细腻的笔触也催化着内在平静的抒发。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主要为其西山行旅系列还有部分肖像作品。杨永生是油画系毕业的,受过严格的写实训练,所以在写实上很自信的。技术上的自信意味着表现的自由,他总是能够把观察到感受到的东西自由地表现出来,把没有绘画性的东西赋予绘画的生命。当然,这还只是表象的真实,也几乎是每一个写实画家的起点,但并不是每一个写实画家都能够进入表象以下的真实。
西山行旅系列之一
“我和朋友用步话机来联络,安排车灯会照到的位置。”杨永生在创作《西山旅行系列》是拍了很多照片做参考,车灯照射的角度和位置都是经过多次调整,有控制的“制造”出来的。在公路、山石、黄昏、路灯的场景中,引发对生活状态的想象和思考。无始无终的公路和因为速度而变形的光影和物象,仿若现实晦暗的一面需要被照亮。西山行旅系列将空间的概念转向了“夜路”与“西山”,并且善于用光,对光线的迷恋也构成了其创作的线索。而且黑夜笼罩着光源的渗透,虚化了边界,显得更加模糊与隐晦。可谓是一种对“真实的艺术“与”虚幻的现实“的意义表达。在几张展出的人物肖像作品中,也是同样灰暗的背景与色调,同样的静谧。
杨永生 《见山》布面油画
此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风景,在人物的绘画方式上杨永生并没有放弃传统写实主义的再现,作品中的人物都来自他身边的朋友、同学。与他早期《忧伤的小夜曲》等作品比较加入了风景的背景,也是他近期的探索和变化。杨永生的作品与时下观念做主的作品不同之处在拒绝观念的直白流露。
(责任编辑:裴刚)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