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功夫熊猫》“中国牌”的启示
2011-07-13 08:49:23新华网
来自美国的3D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一个多月来已在中国国内创造了6亿多元的高票房。人们在惊讶于这部好莱坞动画运用了如此丰富的中国元素、讲述了如此生动的情感故事的同时,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启迪。
深入生活是讲好故事的源泉
观众大多记忆犹新,《功夫熊猫2》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画面:刚出生不久的熊猫阿宝爱吃萝卜,它仿佛一个小婴儿般嗷嗷待哺。影片出品方“梦工厂”披露,“摇篮里的熊猫阿宝”其实就取材于四川成都的大熊猫基地。
早在2008年,为准备“功夫熊猫”续集,“梦工厂”就组织了20多人的主创团队,赴成都展开“熊猫寻根”之旅,探访了大熊猫基地、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和宽窄巷等地。
不仅深入四川,主创人员还走访了北京的老胡同、山西的平遥古城等。这些地方的中国特色建筑,后来都被融入了《功夫熊猫2》的场景中。难怪中国观众感慨,影片有一种“亲切的美感”。
“生活是动漫故事的创作源泉。”即将推出电视版《功夫熊猫》的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简宁慧分析,一部作品是否具备吸引力,主要取决于角色塑造及故事情节,而非单纯的“技术秀”。
创新让中国元素焕发新生机
《功夫熊猫2》中的一段开场画面令不少中国动漫迷津津乐道。这是一段颇有新意的皮影动画,追溯了片中反派角色孔雀“沈王爷”与熊猫家族的恩怨。古老皮影焕发青春,这引发了中国动画工作者以及普通观众对于“民族动画如何复兴”的讨论。
曾参与《变形金刚》特效制作的华人动画师刘大刀分析,世界动画领域的“中国传统”是一笔无法抹去的财富,在欧美地区的一些动漫艺术馆和博物馆里,皮影等早期动画雏形,都在显著位置陈列,受到各国艺术家的尊重。“新一代的中国动画师,应当完全有自信,以创新的手法,继承优良传统。”
事实上,不仅仅是皮影,《功夫熊猫》系列动画中还可以看到阴阳五行、舞龙舞狮、象形拳、针灸、中医药以及富有水墨质感的中国乡村风景。动画中甚至还出现了一顶顶中国中南部农村常见的斗笠,几乎成为熊猫家族的“标识”,令人不得不惊叹中国传统元素借助“功夫”和“熊猫”的组合被“激活”。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动漫界就已有动画“中国学派”的称呼。在新中国的动画摇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融汇中国传统戏曲、绘画技艺的《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屡获国际奖项,《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手工水墨动画更是令世界同行折服。
“恪守传统是不够的,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国元素焕发新的生机。这是中国动漫工作者应具备的一种文化自觉。”上影集团副总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汪天云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天,我们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曾运营“喜羊羊”系列电影的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艳说,中国动漫也需要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归根结底是要用不同年龄人群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功夫熊猫》启迪动漫人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复兴中国自己的动漫流派。
与“熊猫阿宝”相比,近年来最具人气的国产动画形象“喜羊羊”也不甘落后,今年暑期推出了科幻主题的“奇思妙想”动画系列。出品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吴惇说,“喜羊羊”不会刻意追求3D技术,而是希望为国产动漫注入知识的力量。
在上海,经过中国新一代动画师的攻坚,水墨动画与电影实景已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影片中实现了融合。拥有半个世纪历史的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通过国际合作途径将于2012年推出3D版,其试映片花受到不同年龄观众群的好评。
《功夫熊猫》的启示还不仅局限于动画领域,对中国电影故事的整体创作也有一定启发。
“电影是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文化载体之一,我们应该自觉担当起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的使命。”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坚持思想与艺术主导,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让中华文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是中国电影人应有的追求。”
近年来,上影集团积极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电影《神奇》以表现当代中国青年生活为主题,同时邀请NBA球星加盟演出,以扩大影片的国际影响力。最近启动制作的大片《魔咒钢琴》,描述了二战时犹太难民得到中国人民佑护的故事,借力海外华人作家的原著、好莱坞金牌编剧制作,努力用电影语汇讲好中国故事。
为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上影酝酿推出的一批精品力作都经过长期筹备,制作周期也相对较长。任仲伦分析:“中国电影要赢得与国家经济实力相仿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需要有更加持之以恒的追求。”
(责任编辑:马国栋)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