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进化论》补遗

2016-11-17 10:34:29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德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和艺术国际网重新发表我25年前撰写的《艺术进化论》一文,又为文章附图。他们发表时漏掉了末尾二节,现将与当代艺术最有关系的这两节挂在网上。1992年,这篇论文由杨荔编辑发表。她当时的男友和而今的丈夫顾振清曾组织人争鸣,我推荐了比我年轻的朋友杨小彦和邵宏。他们俩人曾合作撰写抨击进化论和黑格尔的总体论与历史决定论的文章,经黄专增改,以三人的名义投稿,未被采用。不采用的理由在于他们的观点同我的文章不构成直接交锋。其实我用进化论这个词,谈的却是演化论。前几天,老批评家们在一块聊天时,郎绍君就提到这篇文章并下了一个结论:艺术达尔文主义。可知他同年轻学者一样,只看了标题而没有看正文。《艺术进化论》是我写得很认真的一篇文章,收录在《彭德自选集》中,文集由北岳出版社出版,刘淳主编。

  突变与短路

  同科学不一定依赖知识和积累而进步一样,艺术也不一定依赖既成艺术的直线展开或变线展开而进步。从这个角度讲,克里斯玛式裂变的作用是有限的。克里斯玛式裂变如同放风筝,总有一根绳索把它规范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它不像飞出去的无人气球,能随风飘逸在任何地方。同风筝相比,气球放飞明显地具有现代感,因为它给观众的想象带来了自由。

  天才总是在流行艺术或传统艺术的辉煌或衰败中觉醒。觉醒的形式或是另起炉灶,或是将既成艺术推向它的极限。两者殊途同归:冻结既成艺术。

  每个一流的艺术家都有过把既成艺术推向极限的梦想,在这方面谦虚只是无能的表示。不幸的是极限无法达到,如同体育竞赛中的短跑、跳高和跳远,人类也许在日益接近它的极限,不过随着计量的精确化,相关的纪录向小数点之后的延伸,在理论上却没有极限。面对这种令人沮丧的努力,大部分运动员将转向,热衷于去创造和参与新的竞赛形式和规则。艺术的转向就是一种总体论上的突变。

  艺术的突变同生物进化中突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于:第一,突变不一定都是随机的。和大多数生物突变带来不利性状而受到环境压抑不同,艺术的突变由于是基于理智的文化校正,在一个富有理智的文化环境中,其成功率相对增加。第二,环境在过去的基础上毫无变化时,生物的自然选择和艺术的社会选择都趋向于消灭极端类型。第三,突变不能过于频繁,否则进化的结果得不到巩固。

  当突变以同传统决裂的姿态出现时,既成艺术的发展逻辑就可能被中断,这犹如电流短路:灯管完好,但再也不发光了。

  在一反西方三千年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体系与文化轨迹的解构主义那里,德里达的以消解观念、意义与结构的一致性和闭合性的哲学思想,正是尝试对西方传统文化的电流进行一次大面积的短路。

  解构主义与其说是通常意义的思想体系,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态度。它虽然沾染着宣传意义上的武断与偏激,但却很可能为人类精神进化步入新的台阶起铺垫作用。

  解构与解构主义、解构者与解构主义者是大不相同的。文化和艺术上的任何革命都可以说是解构。印象主义撇开了古典主义,立体派撇开了印象主义。印象派运动和立体派运动均可被认为具有解构性质,但都不是解构主义运动。他们在消解既成体系的同时又筑构了一个观念、意义与结构有着同样的一致性和闭合性的新体系。

  一个体系一旦形成,人们就免不了成为它的追随者,于是就会产生为人们熟视无睹的荒谬局面—人们创造了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却反过来囚禁人们的感觉。

  多极发散

  科学追问的是对或错、真或假;艺术追问的是丰富还是单一、杰出抑或平庸。对或错、真或假不属于艺术自身的问题。对艺术的要求如同对烹饪的要求:每道菜肴只要可食,它就拥有它的食客,它不需要真、假、对、错的判断;而对由菜肴组成的筵席,则要求它是否丰富多彩。慈禧面对满席佳肴竟抱怨没有下筷子的地方,表明即使是宫廷烹饪也远远不能填满人的欲壑。同烹饪相比,人类对艺术的不同要求显然更加强烈。在莫扎特的时代,仅罗马的一位收藏家就收藏了一万七千卷音乐典籍。这些典籍涉及的音乐作品,足以打发一个音乐爱好者的一生,然而音乐的发展既没有终止在莫扎特的时代,也没有在莫扎特的时代原地打转。随着时代的递进,相继出现了各种并行不悖的新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流派,形成此伏彼起的动态发展的艺术系统。

  I·普里戈金指出,动态系统具有一种基本的“放散属性”。这一属性从根本上推倒了建立在单一轨道上的经典决定论。

  从动态系统的放散属性去观察艺术的进化,其特征正是一种辐射状的展开过程。每种艺术倾向都是一个辐射点,每个辐射点的方向、速度、强度以及转折、停滞、突变、分叉、中止、再生都不尽相同以至完全不同。如果用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进化多极散模式,它就不是一株只有一根主干的“进化树”。它就犹如亿万年前散落在地球各处的不计其数的原生动物和植物,不断地在各自趋向完善,不断地在变异,不断地在升华。

  艺术进化中的多极发散,是由两项因素所决定的。一是精神需求的多极和变异,一是艺术不断生发和升华的可能。有几个数据颇能为艺术多极发散的无穷前景提供参照。其一,宇宙物质总量为1010(10的十次方,怎么打不出来?下同)质子质量,这是一个大得惊人的天文数字;其二,生物中的低级个体如大肠杆菌基因组可选择序列竟为101000种;其三,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据保守的估计,至少有10100000个可能。在以个性为内核的艺术中,个性的独立、综合、衍变,对于一个已有五十亿以上人口的世界,其潜在的可能也将是大得惊人的天文数字。

  在艺术进化中的多极发散特征中,每一极的发展线索都存在着进化脉络。这种总体论的进程也许会被外在的力量所斩断,但无碍于它自身进化的逻辑。树是可以被拦腰砍断的,在砍断之前,它却不停地生长着。

(责任编辑:雷斌)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