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林鉴证备案7月28日在北京雅昌艺术中心举行
2014-07-29 00:01:37雅昌艺术网专稿
鉴证备案现场
2014年7月28日,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书画艺术家马书林的“艺术品鉴证备案”在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举行。
在鉴证备案现场,马书林先生为藏家鉴定了30幅戏曲题材的人物画创作作品,经现场鉴定,所有作品均为原作。
据悉,本次活动严格遵循流程操作,首先是由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鉴证备案完成征集和初审,而后活动现场进行工业制品鉴定、马书林先生亲自眼学鉴定、继而进行拍摄存档、微观采集、x射线采集,一经录入采样的作品,在经由数据检测之后将由雅昌艺术网向藏家统一附送鉴定证书。
工业制品检定环节
眼学检定环节
鉴定过程依然遵循着藏品鉴定流程必不可少的三部曲:第一,工业制品鉴定,排除印刷品与高仿艺术品。第二,艺术家本人原作鉴定,通过马书林本人对书画作品进行鉴定。第三,对作品进行损坏检测、拍照并进行技术备案。
此次鉴证备案藏家所带来的作品依然是经过前期两轮的筛选之后而确定。在前期沟通中,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将海选作品图片提交给马书林先生,首先对作假方式和手段甚为低劣的伪作进行淘汰。之后则携带作品进行现场鉴定,首先要过的一关是“工业制品”检测,由雅昌艺术品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用高科技仪器对画面肌理进行检测,将属于印刷品和高仿艺术品等工业产品的可能性排除。
艺术家本人签署检定证书
之后由艺术家本人对作品进行亲自认定,若作品被鉴定为马书林原作,艺术家本人于鉴定证书上签字确认;最后由鉴证备案中心对作品进行备案。
马书林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多年来自己并不太关心艺术品市场的情况,但近年来的确在网络与周边朋友处看到不少模仿自己作品的赝品。马书林认为在传统的临摹仿作中,模仿者很难将艺术家本人所要表达的画面人物的精气神表达出来,所以传统意义的仿作并不可怕;相对于此,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刷品仿作开始出现在市场中,用肉眼难以分辨出来的作品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给不少艺术家带来困扰,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正需要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这样通过高科技的防伪技术与“身份证”式的系统建立,为艺术品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刘倩)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