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基鸿的《城市山水》不仅在油画语言的使用上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而且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也以一种全新的概念为我们带来了对现代都市另一种不同的关照方式。“城市山水”,这一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义的命题,当它以姚基鸿的视觉艺术语言来呈现时,就为我们反观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因为在姚基鸿的《城市山水》作品中,我们
在以往的美术作品中习见的那种对于现代都市文明怀有排斥态度的心理宣泄不见了,也没有对都市生活和城市风情的猎奇表现,同样看不到弥漫在城市形象中感伤和怀旧的情绪。姚基鸿的《城市山水》所表达的是一系列鲜活而又充满阳光的城市景象,通过它,我们可以重新体验和感受我们在都市生活中的身体经验和文化经验。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的生存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异化现象,越来越成为艺术表达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人们越来越倾向把自然山水作为城市生活中早已缺失或正在缺失的一种美好对象来想象和实践。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上,姚基鸿把城市本身作为具有美好的自然山水来加以赞美和欣赏,却是他创作的这批作品的特殊意义之所在。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生存经验里,城市中那些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高楼大厦,由于缺少与我们心理愉悦相对应的审美因素,已渐渐使我们无法把它与自然中的山水相提并论,但在姚基鸿的作品中,被他的艺术想象重新建构起的城市形象,又确实具有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象,这样,在我们的生存经验和视觉印象与姚鸿基的城市形象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抵触的空间体验,也造成了城市与“城市山水”之间的某种心理落差。当然这一切都与姚基鸿笔下的城市形象所具有的陌生感以及这种陌生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有关。
事实上,从姚基鸿的艺术经历和以往的作品来看,他对已经典化、学院化的各种绘画语言——写实的、印象派的、表现的、抽象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实践方面的经验。但从他创作的《城市山水》系列作品来分析,他却并没有采用学院化、经典化的绘画语言,而是在综合它们的基础上,予以创造性的转换,使其更适应城市山水意象的表达。换句话说,姚基鸿的《城市山水》所采用的绘画语言,并不完全是从传统的造型语言中自然生成的,而是加入了新的因素,那就是姚基鸿主动从影像传媒中汲取了相关的视觉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转化成为一种自己的视觉语言,这大概就是他画中的城市仿佛被置于水中,呈现出简洁概括、或隐或现的物象轮廓,颤动起伏、游离不定的笔触,以及视频化的、并不真切的色彩感觉的原因所在。我以为正是这一切造型元素的汇聚,使他画中的城市意象具有了亦真亦幻的自然山水的属性,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和谐与美好等有关主题的联想和想象。这一切让我们看到,姚基鸿画中的城市意象,其实已从表现城市的个别特征转向揭示更深层次的观看者的自在状态,这也就是说,《城市山水》已不是作为现代都市文明压迫者敏感的心理补偿,也不是暂时的、琐碎的片断印象,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逍遥的精神态度的外化和客观化的产物。
从一方面讲,姚基鸿能一直默默地固守自己的艺术天性,没有轻易改变自己对已确立的审美理想的追求,这为他现在艺术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或许也只有他们这一代人才具备如此毫无精神负担地发现并重新阐释城与山水意象联接的天然条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姚基鸿只是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视觉经验出发,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予的便利、舒适的条件和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对城市文明充满了敬意和好感。他画中那些充满阳光感的城市意象让我们感觉到,他或许还未来得及遭遇生活中畸形文化生态的挤压,因而在他天然的心灵结构中并未从以往的文化命题中去感觉别人对城市概念的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困境。这也就是说,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想要去拯救什么,而只是简单地驱动着内心对城市的情感,快乐地行走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乐园,把充满青春热度的梦想释放到只属于自己生命状态的对话中。
对于画者而言,艺术总是需要有一个驻足之所的,那么立足于自身生命的真实,以自身正在发生作用的生命欲求作为创作的资源就构成艺术独立性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区域,人总是在现实的各种关系中传达自身的生命欲求和人文精神的,人类的文化创造在本性上永远无法摆脱对客观人生现实的依赖。从这种定位来看,姚基鸿的作品给我们的印象是,他只是从自己的生活和视觉感受出发,没有无原则地消解一切,更没有用那种失意式的心理去表现让人感到沉重或尴尬的城市景观,以增添生活的喧嚣与凡俗的气氛,从而显示出当代人在价值失落、文化崩溃大潮前的无力。他只是用自己的绘画语言,真实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他的生命体验和存在状态所感受到的城市画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山水》首先是关于姚基鸿个人的城市,他不仅饱含着艺术家的真挚情感,也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通过自然来制定规则的。虽然在康德看来,这个自然指的是艺术家的天赋才能,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理解这一问题,那就是艺术作为人的劳作的产物,只有当它显得就像自然一样的自然时,才是真正的艺术。我想,也许姚基鸿在创作《城市山水》时,并不会去思考这些理论问题,但是从山水的自然性去表达城市,不仅是他对理想城市的期待,同时也是他对艺术创造的理解和追求,而《城市山水》无疑已显现出他在此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