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作品的“卖相”
2007-03-06 10:56:40雅昌艺术网专稿
不管是前卫艺术家,还是学院派写实艺术家,他们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还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要养家糊口。而作为一个画廊的经纪人,也要考虑到他代理的作品是否能够有市场。我是根据绘画的社会功能和他的陈列空间来对绘画进行不同分类的。像美院的学院派绘画,以前承担的社会功能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一个形象的题解,参加全国美展,或从事教学,基本上是承担在政府和官方的指导下的一个宣传功能。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有其自然的赞助体系,老师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他们画的各种宣传画在全国美展进行的展出也是有奖励的,政府其他的配套的福利,包括住房待遇、社会地位也都有相应的体现,这是绘画在过去的社会功能。
在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出现了绘画市场,艺术品可以卖钱了,其社会功能、陈列空间、赞助人也随之改变,同时也有外资和画廊的介入,并且出现了社会功能的转变,这又带动了整个绘画潮流的改变。
之后,又有非架上的装置艺术的出现,其社会功能又和传统的架上绘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它的创作逻辑、途径以及取向,都是把西方的前卫艺术作为一个参照系。比如说徐冰的《天书》,逻辑上的前提条件是他应该有一个社会空间,这个空间不受政府意识控制且吸引观众,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新闻关注。在这个意义上讲,绘画必须要选择一个可以让他寄身的形式。
像徐冰的《天书》这样的大作品,有强烈的新闻性和极大的争议性,但从作品的尺幅来看的话,肯定不是私人空间的东西,我们的买家大部分是要布置和美化他的家居环境的,所以我主要考虑跟家居环境相关联的艺术品。这些尺幅巨大的作品,也不是一般的中产阶级买家和他私人家居兼容的东西。
方力钧的作品跟老一代艺术家那种个人集体主义的思考就不一样,他注重一种比较个人的思考,或者是对社会有极大的批判性,而不是温文尔雅的。
所以,既要避免前卫艺术所具有的极大的争议性、咄咄逼人的气势、巨大的尺幅,又不能卖传统的宣传社会主义、少数民族这一类的画,而要选择符合市场价值,中产阶级愿意收藏的作品,这就是我做拍卖行选画的一个基本方向。
像刘野,他早年留学德国,早期的画用蒙特里安的画做背景,他说自己是既是古典的,又是卡通的,还是幽默的,既是机械的又是人文的,把很多自己绘画特色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出来了。他的画是中国人很少采用的一个题材,我记得曾经看过皮力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对西方的界限是非常有选择的,有些东西是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中国人就从来不用,蒙特里安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而刘野用一种非常幽默的卡通形象,以及具有人文色彩的调侃,加上旧古典风格,古典因素又有现代情绪,非常符合现代家庭里摆放,他的买家的定位也可能是得之无心的,但是客观效果很好。
其实,好的画家都有好几个备用的系列,在他的市场达到饱和的时候或需要新的市场的时候就需要换一个系列了。
关于艺术作品的“卖相”,我总结了有几点:第一,艺术家的作品一定要有新意,要有自己的个性,还要有情趣。我们挑选一件作品,首先要有意思,没有意思就没有兴趣再继续卖它或是研究它了。
第二,就是技法要好,不论风格是什么,技术总要到位,作品要体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有一定的专业性,还要和业余的风格、技法、制作拉开距离。其中包括要用最好的材料,一些细节上的东西都要处理好。不然很难有长久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和市场。
第三,我觉得重要的是不能像写实主义一样单纯地展示你的技法,而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知识含量。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意性来给观众一个参与诠释理解的空间。就是这种人有这种解释,那种人有那种解释,有含义的含糊,而不是空洞的含糊,让你的作品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可试读性。
第四,要有形式美,不能光有概念,我希望它的功能能够在艺术上是赏心悦目的,思想上是丰富的,而不是一个浅薄的东西,使人能够和它朝夕相处,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它的尺幅、形象也不是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自满色彩,而对观众形成压迫和干扰。
这就是我说的适合一般画廊和一般拍卖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当然艺术风格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但却既不同于以前的说教的,宣传的,写实主义的,也不同于有强烈批判色彩、体量巨大的实验性的前卫艺术,而是可以和私人家居环境和谐共处的艺术作品,既是传统的又要有一定的新意。
有卖相的作品很多,一定要考虑到你的买家的阶层和品位,不能完全脱离他的审美需求,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滞后,要选择比他的审美趣味稍微超前一点,本质上能打动他又让他有一点不懂的,让他踮起脚可以够得着他的美学目标。当然,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和受众群落,也有不同的商业环境。
当然我也承认,我谈卖相的时候其实是公开宣扬一种庸俗的市场观点,而回避了艺术的前卫性,以及艺术应该具有的挑战、批评的这些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并不是要提倡这种东西,也并不是站在市场的立场上来批评纯前卫艺术家的追求,我只是纯粹把这个观点局限在“在商言商”的立场上。
(责任编辑:刘晓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