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典拍卖“金陵四老”书画作品征集
2025-02-12 16:15:26快讯
回忆我的外公胡小石文/杨世雄
2024年初回国时和南大文学院的老师们聚会。那次他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就是重新出版外公胡小石的诗集和文集。其中,由刘重喜老师负责诗集的出版。他花了不少功夫多方收集,核准,编辑整理。不到一年的功夫,这部《愿夏庐诗词》就正式出版了。书中材料收集之全面和完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把手头保存的几幅外公诗的书法条幅和册页精品高清扫描,加上外公的照片传给刘老师,并收入书中。
1956年,我六岁时曾在南京外公身边居住了一年多。这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也受到了外公的许多教诲。
外公对古诗词的熟悉和研究,我印象极深。在外公身边玩耍几个月后,外公开始为我授课了。他每天亲自为我写一篇课文,其中就有不少古诗。最初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等。印象较深的是后期,外公开始教我一些长诗,第一篇是《木兰辞》。他每天写一段,教我朗读,解释含义。我这个六岁顽童,居然也慢慢理解了。隔了一个月他又开始教我第二篇:《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比较复杂,可是外公深入浅出的解释也使我开始慢慢了解了其中的含义。可惜的是,《孔雀东南飞》教到一半时,我母亲来南京了,把我接回上海。外公要我母亲继续完成这段课程。母亲的笔迹清秀,但诗的解释就不如外公那么生动了。
外公分别写给大舅胡令德(胡小石先生长子)和舅妈陈慧瑛的条幅
外公在1962年去世。几年后“文革”开始,我们和外公的大家庭都经历了许多变化。十年浩劫后,外公遗作的整理和出版很快又摆上日程。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访问美国,专门就外公遗作的整理出版和大舅胡令德长谈。1984年,我来美国求学。不久,江苏美术出版社要出版外公书法选集,由于国内保留的作品很少,出版社专门写信给大舅。根据他们的出版要求,我和大舅将他保存的外公书法信件等拍成翻转片,寄给他们,促成了书法集的出版。彭冲书记题写了书名,吴白匋先生写了前言。后来,上海古籍出版社筹备出版《胡小石论文集三编》,但当时出版社缺乏经费。我和大舅及在海外的亲友一起筹款3000美金用外汇寄给了出版社。“三编”出版后,我们还将外公的一些书籍捐献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不久,南京博物院出版《胡小石研究》时,我们又和徐湖平院长联系,提供帮助。我还在书中写了一篇文章。
2000年开始,江浦金陵四老纪念馆开始筹建,希望我们家属能够捐献作品。国内亲属的存品全部流失、销毁了,所以,国外两位舅舅(胡令德、胡令闻)的存品就成了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手中保存的外公墨迹来之非常不易,不少是20世纪40年代刚出国时带出来的。后来中美未有外交关系,大舅在联合国工作,有机会回国时才又带出来一些,都非常珍贵。我们多次商量,在2002年回国时,大舅委托我将他保存多年的外公一百多页书法册页带回,作为第一批胡小石作品捐给了江浦纪念馆。
2004年,两位舅舅决定倾囊而出,将他们保存多年、精工裱装的外公大幅作品全数捐献,并委托我带回国内。我深感责任重大,邮寄或者行李托运都怕不安全,最后我和太太、儿子三人回国时全部随身携带,不敢有丝毫大意。
作品安全到达后立刻捐献给了江浦纪念馆,这批精品也奠定了胡小石纪念馆建馆的基础。同时捐献的还有外公的许多珍贵照片信件等,许多都是第一次面世。江浦胡小石纪念馆在2004年底正式开馆。2006年和2012年,三舅、大舅先后去世。在他们有生之年,我们一起完成了弘扬外公作品的愿望,深感欣慰。
作品捐献给江浦纪念馆
2013年,我在美国德州休斯敦购置了一处房产作为退休住所。我和太太决定将小客厅用来作为外公的纪念厅。客厅正中是大舅多年前将外公的一些临古书法做成的一个大镜框,很有代表性。大舅过世后,我们由他在新泽西的家中运来。因为年代已久,脆弱破损,所以特别小心。
纪念厅中另外一个大镜框是外公赠予纽约友人的书法作品。这位友人收藏多年,她年迈返回香港居住时特别给我打电话,将这幅珍贵作品留给了我做永久的纪念。
客厅中有外公外婆的照片,栩栩如生。有我六岁时随外公外出与南大老师们一起拍的照片。客厅的另一端是装框的曾昭燏先生书写的外公墓志铭拓片。我常常默默阅读,怀念外公,也怀念曾先生。这几年江浦纪念馆将我们捐献的外公作品做了一些原件大小的复印件,并赠给我几幅,我裱制后也会轮流挂出。我还做了外公书法作品的视频,可以随时播放。
2019年我从工作了25年的IBM公司正式退休了。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再捐献一些有意义的文物给南京大学,协助文学院对外公和其他历史人物的研究。我第一批捐献给南京大学的有外公的诗词老师陈三立的作品,有外公的朋友同事胡翔冬先生的作品,还有外公的印章等。
2012年大舅胡令德去世时,我发现他保存的一本留言册。这是他在1942年离开重庆时带出,几十年来一直珍藏在身边的。我仔细阅读后激动不已。经过整理扫描后,由张蔚星先生作注释,又经南大文学院的教授审定后,在2020年成书后正式出版了。大家一致同意将书名定为“霏霏寒雨湿征衣”,取自外公的诗句,也反映了在那段艰难时期外公和同仁们的抗战决心。
2023年新冠疫情过后,我和太太再次回国时将外公抗战期间书写的《杂题〈滇绎〉》长卷带回捐献给南京大学。刘重喜老师和我们一起对诗中涉及的人物和历史背景进行解读,指导完成了《抗战弦歌:胡小石行书〈杂题《滇绎》〉诗卷》并刊登在校庆日的《南京大学报》上。刘重喜老师还专门邮购了诗句中提到的杨林肥酒,请我们一起品尝。抗战时期是外公人生的重要时段,也是他的作品高峰期。我们都相信还有不少可以发掘的新内容。
几十年来,对外公在文学、书法、诗歌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并且更趋专业化。南京大学特别是文学院的老师们辛勤发掘,不断耕耘,作出了许多贡献。作为胡小石先生后人,我们深感欣慰,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在《愿夏庐诗词集》出版之际,要真诚地谢谢大家。
文章及图片转载自《雅集》贰拾叁(2024年第2期)
胡小石《行书楚辞》
138x50cm 纸本立轴
释文: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宫廷震惊,发激楚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郑卫媄玩,来杂陈些。
款识:
亦五先生,丙申九月,光炜。
钤印:
石头城己丑以后作(白)
“金陵四老”书画作品征集
南京求雨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馆、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3月底联合举办林散之、高二适、萧娴、胡小石“四老”书画作品拍卖会,现公开征集:林散之、高二适、萧娴、胡小石书画精品。
【主办单位】
南京求雨山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征集截止】
2025年3月5日
【拍卖时间】
2025年3月底
【联系方式】
电话:025-83739973 / 15195988849
邮箱:njjdpm@njjdpm.com
【征集地址】
城市名人酒店43层
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号
南京经典2025春拍征集
【 征集范围 】
中国古代书画
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古籍善本
名人信札手稿
现当代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精品
传世名酒
【 联系方式 】
电话:025-83739973
QQ:2561140514
邮箱:njjdpm@njjdpm.com
【 送拍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号
城市名人酒店43层
(责任编辑:罗书银)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