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独家正文

雅昌专稿 | “美时美刻”艺术巡展:数字媒介引领丝路文化多维度互动

2023-12-18 13:46:26雅昌原创专稿

在追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承载着沧桑岁月和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然而,如何在当代社会中面对文化自信、传统双创、遗产活化等诸多挑战,如何以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丝路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587b19f702417a1c002cd43c25a8c1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a72db46bc35e45451499fd3c93ea58b1.jpg

展览现场

在这个背景下,2023年12月9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美时美刻——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文化盛事。

这一传播推广展览旨在聚焦中国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大足石刻为起点,勇敢探索数字科技时代语境下的丝路遗产“新全景”。从历史文化的线性梳理到艺术与科技的巧妙融合,此次展览承载着对丝路遗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的全面凝练。

策展理念:数字科技赋予丝路遗产新的生命力

策展人将历史沉淀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使数字化成为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引擎,提供新的认知与体验。

展览的核心理念围绕着数字科技与丝路文化的深度交融。大足石刻数字化展厅成为这一数字革新的见证者和承载者,从而为丝路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策展人充分挖掘丝路文化的内涵,将历史沉淀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使数字化成为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引擎,提供新的认知与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be43f9102ebb09ae3641d86a7f6b5f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67dda8fbadcde1dda2f91a27758ddd56.jpg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的多样性引人注目,主体涵盖了当代年轻受众群体偏好的动漫化、科幻化等多种艺术风格。旨在引领传统价值与时代性的碰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想上的盛宴。作品的“年轻化”并非简单的时尚迎合,更是在保持文化传承的同时,用更现代、更时尚的形式进行表达。艺术家们通过新媒体等前沿技术手段,将丝路文化与当代艺术完美融合,使得受众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内涵。

数字媒介手段:让丝路文化易于理解、共鸣的呈现于大众

在呈现上,展览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呈现方式,以沉浸式、交互式、参与式的数字化场景构建,使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欣赏作品,而是能够深度参与其中,与艺术品进行互动,让展览从静态的观赏过程转变为动态的体验。这种多维度的展览形式,使得观众更加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9ef968d1300177168bef34e20a3ba3d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0c55a30dc9ff40fcdde36f6eeb35d065.jpg

林俊廷作品《灵境》

比如进入到展厅,迎面看到的是艺术家林俊廷的作品《灵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呈现的是千手观音的形象,这是一件可以互动的作品,观众可以用手机扫描现场的二维码,通过程序可以控制作品的画面变化,指尖微动,佛光炫影,仿佛进入到了理想中的玄妙世界。

通过数字媒介,丝路文化以易于理解、共鸣的方式呈现于大众视野,这种呈现方式,使得丝路遗产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历史符号,而是能够深入人心的生动画面。数字媒体的应用使得丝路文化跨足到大众文化中,为更多受众所认同、欣赏。这也有助于拉近受众与丝路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为文化传播提供新的引导,形成了丝路文化的新风尚。

数字时代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此次展览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参展作品均对现存的、客观真实的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文献考据和数字保护典藏数据,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既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严谨尊重,数字化再创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生,使丝路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展览的首批作品以西南地区大足石刻为代表,这一富饶的文化遗产在数字科技的映衬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比如艺术家郑雅文的作品《众生》,2021年下半年,她参加学校组织的丝路遗产数字活化:文化遗产科技艺术季中的工作坊活动。此工作坊以丝路遗产的数字活化为创作主题,选择重庆市大足石刻文化作为丝路遗产活化的首个考察场地。在前期准备阶段中,郑雅文研读了大量关于大足石刻的文献资料,并两次分别到大足石刻的宝顶山与北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宝顶山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与北山佛湾的第九号千手观音龛,并且着重观察与记录了两座观音造像的造型特征,为后面作品创作方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36db50c1481f4bcff91a719c6bfa23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386ed696aad8cf7325208c91f39ae442.jpg

郑雅文作品《众生》

综合了工作坊前期的讲座、文献资料的研读与实地考察调研的结果,郑雅文选择了北山第9号“千手观音龛”作为本次作品的创作蓝本。此龛刻于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跏跃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电公雷母、风伯雨师等像。

龛中干手观音像的持法器手大部分已经被风化损毁。所以在创作思路上,她想通过研究其他的干手观音艺术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将此龛干手观音的“千手”以现代审美及手法进行再次创作。在中期的创作中,她根据创作过程的具体情况对方案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处理。为了符合自己平时的创作手法与审美倾向,在以两座观音的大形态为主要参考对象的前提下,对手部及手持法器进行了设计与描绘。

最终作品以视频影像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观看干手观音的同时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并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

结语:“美时美刻”展览通过数字媒介的再创作,让人们看到了数字时代文化的生生不息。数字科技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表达媒介,为丝路遗产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这一数字化的尝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文化的探索,为丝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368d21cefd85dea4e4b1ba1e6e63b8e7.png

“美时美刻”—— 中国丝路遗产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巡展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大足区人民政府 大足石刻研究院

承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 、影视动画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支持单位: 重庆美术家协会

组织委员会:

项目总策划: 唐青阳 、庞茂琨

展览总统筹: 王天祥

项目主持:师涛

学术主持:林俊廷

策展人:陈戈

执行策展人:张灏

展览协调:周婧宜

展览展务:涂 嘉昕 、陆诗羽 、周子禹、庄原、赵旭

媒体宣传:王茜梓

视觉设计:汪宜康

展览地点:重庆市大足区大足石刻数字化展厅

(责任编辑:陈耀杰)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