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的清代龙青龙飞舞过沩山——王大德生号》中篇

2022-11-25 00:00:00艺术家提供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康乾盛世更是辉煌无比,大清乾隆皇帝是个自命风雅的帝王,他对于书画诗词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品的爱好,均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对瓷器的爱好尤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1e90d11fbfb006e0ec4a1fa041a4817.jpg

  在他的倡和影响下,当时上流社会崇风雅的习气十分盛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7a9da4b6c194d8fb3f0317f49f7d7ae1.jpg

  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这种偏爱和喜好,督陶官唐英不惜挖空心思烧造一些奇技精巧的器物以取媚圣上。中国官窑瓷器生产发展到大清乾隆时期,可以说是集历代名窑之大成。

  此时沩山古窑荟萃了一代能工巧匠。

  所谓“工匠来八方,器成走天下”这时沩山龙窑奉旨烧造的龙纹图饰青龙凶猛而威武,从王大德生号仅存的瓷器残片上可以看到老龙怒目而视,龙身健壮,头盖骨高高隆起,毛发蓬松,勇猛雄健之态令人生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722600c7e95a756d68dc5484e3cd92ef.jpg

  瓷器的龙纹图样不仅是帝王的象征,同时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当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之时,龙便呈现威武雄壮之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dfd033a7b24d0fb607d05dc50325f7d9.jpg

  瓷器在宫廷内还一直作为帝王之家的生活用器,它一方面是皇帝、后妃们日常生活所需及品鉴赏玩之物,另一个方面也是皇室祭祀祖先、举行盛大法事的祭器、其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声望,自宋代以来出现过很多以帝王个人的好恶,直接影响和制约瓷器发展的事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633661e018d6cbf11d74e7d778017dfc.jpg

  此时,醴陵沩山龙窑烧造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顶峰,其精美奇巧的造型,五色缤纷的釉彩,华缛多姿的纹饰,堪为一代之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2017e4e58860e3160c386aa55caab6b6.jpg

  瓷器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当时举凡日常生活所用器物,瓷器皆可仿效或取而代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3b982415aa401c765e61bcbecfb9c70f.jpg

  在中国官窑瓷器的发展历史上,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独受世人青睐,是因它一改元青花那种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c40a6eb4beb125984d20c390808483ca.jpg

  其青花发色蔚蓝苍翠,浓者如寒铁,淡者似翳云,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很像在宣纸上画出的水墨画一般,妙造自然,别有风趣。其绘画图案的沟思布局,以及笔线的勾、勒、点、染也是中国画固有笔墨,气韵生动、浑厚华滋,充分表现出一种绘画趣致。

  清代的龙沿袭明朝的画法与风格,在沩山龙窑里继续烧造一脉相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1/f949f1962ad9967034c0bf8265cd06c0.jpg

  乾隆24年时(公元1764年)这个时候醴陵沩山古窑王大德生号烧造的青花瓷青龙缸香炉,青龙飞舞,色彩深沉,古雅。乾隆时期的青花所形成的这种独特艺术效果,取决于原料是一方面原因。相传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了所谓苏泥勃青料。这种青料因有极强的晕散性能,故在胎体上绘画和在纸绢上绘画一样,有一种水墨画的自然挥发和淋离尽议的气势。

  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乾隆皇帝的艺术修养,造就了清代宫廷艺术的蓬勃发展,终使乾隆青花在艺术上能独步本朝冠绝后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量清宫旧藏陶瓷珍品,其中,有些器物品种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无数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

  2000年10月23日,笔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采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专家杨静荣的时候,杨老师就曾悄悄的告诉我一个别人从不所知的秘密,说故宫的地库里还秘藏了好多醴陵沩山窑的青花瓷和釉下五彩瓷器,一直没有拿出来展出,鲜为人知,所以风靡一时的醴瓷就被人淡忘了。

  更多的千古之谜等待我们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2022年11月25日写于醴陵市阳三石老火车站

(责任编辑:孙卉)

推荐关键字王立新瓷器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