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物•观 | 2022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展开幕

2022-06-27 15:27:14雅昌发布

6月15日,“2022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开幕,共展出来自具象、实验、公共三个工作室的60位毕业生的60件(组)作品。

本届毕业展首次采用“总策展+分策展”策展机制,呈现了各工作室特色鲜明又互为补充的多元面貌。具象雕塑工作室以超级写实的力量,民间艺术的趣味,主题创作的情怀,通过最古老的“手作”传统,展现理性与智慧的光彩。实验雕塑工作室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在与物质的对话与共谋中,提出质询,呈现态度。公共雕塑工作室以“岭南传统”为题,继续探寻雕塑与公共性的新交集,通过艺术完成社会、文化、群体的链接。

推荐学生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4fbebc8733a81da898da7e7b45cfc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e58abd9fcba88f5e4b411356d40a5a98.png

卢春香 《双手——童趣》

指导教师:郑敏

尺寸:90×85×70cm

材质:硅胶、玻璃钢、布料

创作说明:双手,是记忆中的独特触角,是无需语言却直抵心灵的表白。儿时画在手腕上的手表,拿着花却藏在背后的羞涩心情,手里捧着丰收的水果时洋溢在脸上的微笑,所有这些都是至今仍可以触碰的生命情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300f448432c652ad5927aa6c7dff5b1b.png

罗盛天 《花花补丁计划》

指导教师:张弦、洛鹏

尺寸:尺寸可变

材质:羊毛毡、轻黏土、砖块、铁板

创作说明:在时间的推移下,村落、建筑、道路慢慢出现“皱纹”和“瑕疵”。这些缺陷不经意地生长着,或尖锐,或锋利。我试图寻找一种能够让城市重新变得温和、圆润的方式。补丁计划的初衷是用羊毛毡填充于城市缺角,起到防磕碰的保护作用。毛茸茸的小花,不光提示了潜在的危险,也点亮了灰暗的墙面与台阶,温暖了大家的心。作品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力参与其中,通过亲手修缮的补丁,让城市更加温馨可爱,也让疫情之下的阴霾中闪现四处绽放的生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4ec1fef16f6417bca3b61b934464de01.png

吴泳敏 《云纱重响》

指导教师:张健、刘佳婧、屈金

尺寸:174×42×42cm、90×90×22cm、192×107.2×74cm

材质:综合材料

创作说明:作品以传统香云纱染整技艺在纸张、布料、织带等软材料的染整试验为基础,在感知传统香云纱色彩、肌理的同时,以声音装置的方式呈现云纱重响的协奏,诉说岭南的“地方”故事,赞美自然的馈赠和先民的智慧,希望以艺术的方式反思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再造与重生。让云纱重“响”,响的是我们面对传统的态度、精神与自信。

pDxRxIpSV9ZRXnmiBkjG4LOKBjLxQgqxKEF5WNUW.png

张灏 《马背上的法庭》

指导教师:王海同

尺寸:310×110×40cm

材质:铜

创作说明:移动的*,行走的法庭,将司法的光辉带到偏远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老法官踽踽独行的身影和闪亮的*,勾勒出民族复兴艰难历程的缩影,点亮了我们心中矢志不渝的中国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9c0f0159dbeae1e1bfdc4c8910026109.png

姚占涛 《25小时》

指导教师:张弦、洛鹏

尺寸:250×210×260cm

材质:综合材料

创作说明:我们不停的在探索空间中的可能,探索未知的领域,同样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创造的时间的概念以及许多专属于人类的自有产物。《25小时》不再根据世界及各种事物的秩序来构想空间,而是把空间构想为人类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本身。通过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链接,表达一种可以脱离时间和空间控制的缝隙。旨在向观众传递一种特立独行的、探索真实的态度,同时也要对我们的生活和已建构的空间保持谨慎和怀疑的状态。对于未知的、不可知的事件以及过去、将来要有敬畏,更要有独立见解和探索真相的勇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2d29bfdfeaf192c04a67e56623e1cfc5.png

蓝文雯 《历史静帧》

尺寸:135×30×200cm, 3件

材质:陶瓷、石膏板、实木、投影仪

指导老师:刘佳婧、张健、屈金

作品简介:八百年前,生活在雷州的人们在釉下褐彩的陶瓶上绘制朴素的图案,表达对生活的期望和向往。作品中,我模仿雷州窑的绘图风格在陶瓶上绘上了自己的日常,25个陶罐上的静帧合成一秒日常,在无限循环的日常中时间流逝,现在也将成为历史,后之视今,如今之视昔,或许未来的某一刻,也有人能在这些陶瓶上欣赏我们的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陈耀杰)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