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甄选合集|西安时代人物·张海童
2022-06-08 00:00:00艺术家提供
【张海童】
张海童:1967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获学士学位。现为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传统与现代雕塑的研究与创作。艺术作品获奖: 雕塑作品《汉使》获省部级一等奖,《青蒿香远-屠呦呦》获省部级三等奖雕塑作品《壮士魂》获省部级铜奖、 雕塑作品《玉树甘泉汉藏情怀》获省部级优秀奖、 雕塑作品《梦想的翅膀》获省部级二等奖。
lot 3301
张海童《青蒿香远-屠呦呦》
雕塑 铸铜
60X35cmX30cm
汉代的陵墓雕塑像一首恢宏的交响乐,大气磅礴,有着雄 浑的力量。如霍去病墓石雕的表现形式洗练概括,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 保持造型的完整性,注重整体外轮廓的影像与形体本身的概括,减弱局部细节的体积对比,突出主要的头部与躯干的雕刻,保持 整体外形轮廓的鲜明特征,使形体的转折体面清晰概括,造型亦显浑厚朴拙。而对汉代陵墓石雕的造型艺术观进行梳理与提炼, 有助于我们对汉代陵墓石雕的美学意蕴乃至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有更为深层的理解。
Lot 3302
张海童《广场舞之悦》
雕塑 铸铜
60X40cmX30cm
汉代陵墓石刻如霍去病墓石雕,其在构思立意方面,作者 能够选取事物突变前后千钧一发的关键点,在有限的石材造型中,寓动于静,雕凿出富有生命律动感的艺术形象。如《马踏匈 奴》的构思选取了表现卓然而立的战马将匈奴踏翻在马蹄下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西汉与匈奴进行激烈征战,并在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画面。
lot 3303
张海童《汉使 》
雕塑 铸铜
80X50cmX40cm
汉代匠师在霍去病墓雕刻中,总能够把握雕刻对象的动态、习性、形状等方面的典型特征,并依石造型、以形写神,在有限 的石料形状中雕刻出生动的形象。如在动态表现上,《伏虎》捕 捉猛虎捕食前聚精会神的俯卧动态,表现出虎爪蜷缩、头部下伏、虎尾倒巻于虎背等典型动态特点,充分表现出伏虎的机敏状 态;《跃马》则表现了骏马由卧而立,一跃而起的瞬间动态,完 成了力量由静而动的转化,观者甚至能感受到战马嘶鸣的跃动之势。
Lot 3304
张海童《地球生命》
雕塑 铸铜
65X50cmX45cm
西汉《淮南子》有言:“夫形 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 者伤矣。”可见西汉时期已对形与气、气与神三者的相互关系有相关的讨论及理解。因此汉代工匠对雕刻对象有追求形、神、气的表现。如霍去 病墓雕刻的突出特点就是石雕非常富有神韵,特别在眼睛的刻画 上对神韵的传达尤为突出。其中《伏虎》匠师以画龙点睛、传神之笔集中突出了眼部鼓突的圆点,既使其具有虎目圆睁之感,又让老虎浑厚的形态顿时鲜活起来,极富生命律动韵味。 --张海童
Lot 3305
张海童《壮士魂》
雕塑 铸铜
110X100X80cm
文章转自:喜拍文化
(责任编辑:胡艺)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