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清:在传统与当代中寻找平衡
2021-12-13 00:00:00艺术家提供
人物名片
黄智清,1999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出国深造,2011年回国后创立“归于真·闽艺术空间”、黄智清工作室。现居厦门,任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晨报记者 叶子申
8月31日,福建知名艺术家黄智清创办的“归于真·闽艺术空间”在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启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黄智清创作出了一系列融合传统与当代理念的雕塑作品,备受认可。本期,记者就带您走近黄智清,讲述他的艺术人生。
艺术是他的精神食粮
黄智清是莆田人,出生于1977年。1995年,他以专业分数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建工艺美院。
从学校毕业后,黄智清决定出国深造。他先后游历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并于2001年定居阿根廷。在阿根廷的日子,艺术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2011年,黄智清回到国内,在厦门定居。他师承中国工艺大师黄文寿,将中国传统的木雕工艺与西方理念融会贯通,在传统与现代艺术审美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平衡。
矛盾中碰撞出新的表达
从学院出来,走进传统,再从传统中创新。黄智清坦言,自己是一位“矛盾”的艺术家。在他看来,只有矛盾的感受相互碰撞,才能擦出新的、有趣的表达。
“我刚开始学木雕艺术时,学的都是传统技法。但艺术应该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因此,慢慢地,我结合当代艺术特点,将木雕艺术变成当代艺术创作的新语言。”黄智清表示,融入当代艺术后,他的作品开始表现出一种冲突的美感,传统与当代聚于一身,自行辩证,最后达到奇妙的平衡。
2018年,黄智清在比赛现场创作了木雕作品《大道至简》。该作品的题材、脸部刻画等,都是传统意味的。不过,总体造型用了些几何线条来体现,简约而大气,是很典型的当代表现手法。这件作品最后获得了第十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金奖。
黄智清还有件作品名为《贪嗔痴》。这是从一根木桩所延伸出来的三个人体形象,分别代表“贪”“嗔”“痴”。黄智清说,它们不是具象的任何人,却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三者彼此纠缠,人因此沉沦。而创作中的不断雕刻、不断打磨,也是一场关于“人的修炼”。人只有不断“修炼”自己,才能使“贪、嗔、痴”低下头,最终超越自我。
捕捉不同的创作灵感
黄智清对艺术圈,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因为市场与艺术时常有矛盾,很多原本学艺术的人,到后面往往会放弃做这一行。”黄智清说:“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像梵高一样,即便不被认可,也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达到艺术的彼岸。”
对于未来,黄智清表示,他会坚持艺术创作,更会坚持艺术的自我表达。“我会选择捕捉不同的灵感瞬间,享受思想灵机一动带来的惊喜。
来源: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冯如意)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