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康海涛 提供另一种观看“风景”的方式

2021-05-30 11:06:04雅昌艺术网/雅昌发布 作者:裴刚 

MQk9uJeEJc8qlDXvifHEApmwPXLgL8aSjy5vUpbd.jpg

偏锋画廊空间改造后的外景

  2021年5月29日下午,偏锋画廊空间改造后的首展康海涛个展“风景的天文学”启幕,策展人鲍栋。这是艺术家自 2009年以来在偏锋画廊的第四次个展,呈现其近三年来的架上绘画新作。在绘画重新被回归关注的时段,作为青年艺术家中日渐成熟的力量,二十年来康海涛持续具象绘画、抽象绘画和摄影作品同时创作,并形成了一个互相呼应的视觉观念及语言风格。

iVTPfCBclYBMKmrFK6jTDDLv1sm8rBoYggkueFto.jpg

k3I32Vo0CGDiRfI2XJydjYsRaR1qqGxs6sh1I4lZ.jpg

偏锋画廊的一层展厅

  此次对偏锋画廊的全新改造,依然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执教的青年建筑师韩文强主持设计。偏锋画廊不仅从建筑的外观,还在内部空间多处借用天光与室内顶光漫射,让眼睛在更舒适的状态下观看作品。从屋顶的采光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和绿树。当光线经过树叶的过滤后倾泻而下,直射的光柱形成斑驳树影,投射在水泥灰的墙面上,作品在天光下与建筑、空间浑然一体,形成了异于一般白盒子空间的观看体验。从屋顶贯穿到一层展厅的光线,也经过康海涛的两件关于“树”的作品,作品中斑驳恍然的光色与天光共同形成微妙的心理“距离”。这样的观看经验,策展人鲍栋称之为“风景的天文学”。将康海涛的艺术创作放在宏观的视觉分析下讨论,旨在把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到康海涛对“风景”这一母题的推进上。

  在艺术家谢南星看来,康海涛此次展览的作品呈现出:”他对个人风格的明确和视觉感受的愉悦,对于他未来创作的是放下了包袱。“

  康海涛在层层覆盖半透明色层下保留的痕迹;被刻意放大到近乎抽象的图像,近距离观看仅仅是笔迹、色痕;唯有退后观看时才逐渐显现的物象。共同形成了他对”观看“的独特经验,在平静的表象下杂糅、融合了当下现实经验的心理图像

iA3sNBdNaVS4DshPI7M0eLKRcQTDcOr9LpzdiBTA.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树丛 Bushes_2015-2016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252 x 182 cm

WHXvrhiqKpWOhe7rtrq1vjhq6SOwkuKeIHl79tfP.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树 Trees_2019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182.5 x 244 cm

  策展人鲍栋在观看艺术家作品时,有这样的体验:“即使离作品只有几步之遥,康海涛的风景总给你某种距离感,仿佛画中事物处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幽暗模糊的场景、幽深而退缩的空间、浓郁但透明的‘积墨’,这种距离感首先表现在视觉上,康海涛几乎是在透过望远镜观看风景,它们不仅遥远、模糊,也总是一小块局部,这些风景似乎是从广袤的世界中被他发现了出来。”

  1976年生人的康海涛出生在重庆,2000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生活、工作于成都、绵阳。康海涛所描绘的对象多是身边熟悉的一些场景和日常事物, 如一片树林,一道门,一些简单的房子……作品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积墨”手法,塑造出宁静、陌生而神秘的画面氛围。

BkK1z1TeydKM5YwstEZ5zdlMugBZ3D2OI65mdnEG.JPG

9RAGOzkWuMQkiF62cLZUrPbKF9ePAMs1hvxv0GLX.jpg

K7ds1BPx262bjBeGjEzZlqsMzjXQreAqS6uLdiPY.jpg

展览现场

  在偏锋画廊的一层展厅偶与著名艺术家陈文骥教授,谈及康海涛此次展览作品的突出感受是色层下的那些“痕迹”,“色层下面这些铅笔画的结构线和十字痕迹,被保留下来不仅是结构的支撑,还更丰富了观看的视觉经验。”

  艺术家周文中从创作者的实践体验,感觉到康海涛作品的变化:“这次展览的作品对细节和局部处理的更自由、放松,因此也更整体明确。”

zdWQik5bUpnod1SY4WWj2PmXUSBZMnqv9ittn89T.jpg

绘画过程中色层下密集叠加的笔迹、铅笔标记的辅助线被保留下来

  “我是用层层罩染的方法画出空间的深度。我把每张画都当成建筑来塑造,结果也很好地保留了‘塑造’的过程和痕迹。这种工作状态能把我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作品慢慢呈现出建筑般的精神质感,这对我来说是重要的。通过积墨的方法,无论暗部还是亮部都要通过一遍遍的覆盖,才能达到通透的感觉。这样我最初用铅笔画的结构线也透了出来,过去我都会擦掉这些痕迹,但我现在保留下来。”康海涛在谈及作品的创作方法时讲道。

eQHa1KZCo5gOx9o9RY4yhgVPfCYfMYKY7o8afzWX.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树 Trees_2019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229 x 361.5 cm

kFNfnJMOdB2MolF0eMeajSCW6s72Czz45XvQzjF6.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一隅 Encounter_2019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164.6 × 131.7 cm

  策展人也鲍栋特别注意到这样的变化:“我们的注意力会转移到诸如密集叠加的笔迹、铅笔标记的辅助线,以及那些‘吃’入纸内的时间感上。这些物理及心理上的细节足以让人们以为康海涛不是在画风景,而是在用放大镜画一幅幅观测图。 像远距观测一样观看风景,又如测绘一样去制图,在康海涛的工作两端之间有着宏观与微观的强烈张力。这让人不得不想到天文学研究,既得面对巨大的天体及宇宙,也得面对基本粒子这类极度微小的事物,又得从遥远对象上依据极其有限的信息做出抽象的判断,亦常常生成出模糊不清的图像。在这个意义上,康海涛工作方式的颇具天文学气质,这或许正是他风景作品中那种距离感的由来。”

PcC4dN2cic2zPmTdhNXD2pI4pajWpijUy9yujL3U.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 朝阳厂  Zhao Yang Arsenal_2019-2021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238x182cm

  从艺术史的角度,鲍栋提出:风景题材总是与研究自然相关,不管是康斯泰布尔的田园风光、莫奈的花园与草地,还是斯蒂格利茨拍摄的天空和云朵,艺术在再现自然的时候研究着自然,在此过程中也改变着技法、语言,乃至观念。康海涛的绘画也延续了这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但却在一种新的视觉经验与观念下回收利用了“风景”这个概念。

z7cByFnqiuRlxihtgNy55FjcQrGoTSzs1tarphpn.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等待 Waiting_2019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158 x 252 cm

QiQpE8ptaVz8o89QO0oYYowOf7p90G2Y3C15pwuR.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等待 Waiting_2019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158 x 252 cm

  像远距观测一样观看风景,又如测绘一样去制图,在康海涛的工作两端之间有着宏观与微观的强烈张力。这让人不得不想到天文学研究,既得面对巨大的天体及宇宙,也得面对基本粒子这类极度微小的事物,又得从遥远对象上依据极其有限的信息做出抽象的判断,亦常常生成出模糊不清的图像。在这个意义上,康海涛的工作方式颇具天文学气质。

Iieg3uHuymL0LYWlH9VKUCxdOEynXSRqE0yu6Gqv.jpg

9Mvif2EAZkvUoyEyRVAFe1kbcWuhu3iATIpwtigh.jpg

9JMds59et0P2qPgoKRdbu0iWBNexZVPRiMcH888d.jpg

展览现场

  策展人和评论家方志凌对康海涛的创作有长期深入观察,对于这次展览展现的面貌,他认为:“康海涛早前的作品有细致敏感的笔法变化,这次展览细节少了,而自然的保留了绘画过程中的笔痕,作品更自信和整体了。即使他的作品中有抽象的倾向,这些日常的图像也来自他对日常现实的心理感受,与当下的时代发生关系,这也是他作品的特点。

  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代生活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个体的观念世界几乎无限地大,而经验世界的范围又极其狭窄,比如,一个人很容易对国际新闻了如指掌,但或许却对昨天的晚餐毫无印象。人们知道的越来越多,认知范围越来越广阔,但是经验含量却越来越稀薄,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处在一个间接的、抽象的观念世界。本质上,康海涛的绘画所面对与捕捉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无人的,抽象的,理念化存在的世界,一个需要“成像”(Imaging)而不是“再现”(Representation)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观看的已不是对象,而是观看“观看”本身,因此,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并不是一个肖像画家,康海涛画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而是这个间接景观时代特有的观看方式。

  当天来到偏锋画廊观看展览的艺术家宋琨用“诗意栖居”概括她对展览另一层面的感受。

gofwyo36zv7f80wCBUPw7iVXeaxq2XlgczuXVIwR.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 夜曲 Nocturne_2018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224 x 156.5 cm

s9TZ03fgoSJLjiH0Oqxs4pY3hVDPzRuPDgGuGlZU.jpg

康海涛 Kang Haitao_日记 Diary_2018_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154.7 x 117 cm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

XPgBSqVaAiwVzGwkgaJvgXvagsAwVZEG1uTG9j7L.jpg


(责任编辑:裴刚)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