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一图一文 | 爱因斯坦的“天真”
2020-08-13 09:10:01雅昌发布
【编者按】2002年,杨小彦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漫画研究上,期间,他也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以名人名家画像为主,还为每幅作品配以短文,既有调侃,亦发人哲思。近日,他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得到诸多老友的关注,为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授权,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与大家。
我学画画出身,做了十几年专业出版,对科学始终一知半解,对现代物理学更是一窍不通。但是,自从在80年代的某一时刻开始,阅读了一些有关爱因斯坦的科普读物后,就对这个20世纪的第一科学伟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爱因斯坦读书时并不是学霸。到大学工作是因为普朗克的邀请,得以从一个专利员变成了大学教授。记得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说,他上课比较枯燥,像是自顾自在说话。而且,他的语言能力也一般,下半生尽管一直在美国,却始终无法说一口流畅而地道的英语,德国口音太强。
哲学家波普论述人的特性时拿爱因斯坦做例子。他说:一只阿米巴原虫和爱因斯坦(注意,波普说的是爱因斯坦,没说“一个人”)有什么区别?唯一区别是:阿米巴原虫不会改正错误,一旦做错了,就只能付出生命代价。爱因斯坦却能够改正错误,因为他一直在说,他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的确,爱因斯坦曾经宣布,一旦实验证明相对论与观测的结果不符,他就准备放弃。不过,爱因斯坦的固执却是少有的,他后半生研究统一场论,离开了现代物理学的主流,最后也没有结果。面对量子力学的强大攻势与伟大成就,面对聪明绝顶的波尔的有力论辩,爱因斯坦坚持说:上帝不会掷骰子,自然不会因为观测而被改变!
不谈爱因斯坦的学问了,否则我这个外行就要贻笑大方。总的来说,我喜欢爱因斯坦的原因是,他很多时候像个孩子,天真而无所畏惧。爱因斯坦一生中曾经对许多重大的事件发表过直率的言论,并为此付出代价,还被开除了“德籍”。表面看是因为他天真,实际上,我觉得,是爱因斯坦坚定的自然信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人类很多时候应该认真倾听一下那些持有非功利目的、以探讨自然未知为终生乐趣的科学家的社会意见。事实证明,听了比不听要好。
杨小彦简介
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艺术批评家。
(责任编辑:杨晓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