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疫情影响中国艺术市场,挑战大于机遇

2020-04-01 14:56:33艺术市场 作者:刘礼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国内外艺术生态圈的运行几近按下暂停键。面对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各个实体在全力抗疫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停摆的空闲期,或研究分析形势,或修炼内功,或尝试创新。此中,文物艺术品拍卖,尤其是陷入持续深度调整状态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疫情的影响是雪上加霜,还是会促成新的变化?诸多疑问,急需业界专家的深度解读。』

◊本篇访谈聚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在更加宏观的视角下审视疫情之下的它将会怎样持续,又如何转危为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mqlCMVQ3x9WupCBNqkk906c8CTPsDIG6IbJ7xyHt.png

黄隽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艺术市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产生哪些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黄隽: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使中国经济停摆,不光是艺术品行业,大量的工厂、机关、商店、餐厅等机构的运营都戛然而止,在这样的系统性风险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伴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各国的应对情况不一,估计疫情在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不大,总体不容乐观。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员、资金、物资等往来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各国降息和大力推出的救助措施来看,很多政策的强度不输2008年时的金融危机。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也会对全球艺术品市场造成深远的负面冲击。

自2013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变缓,礼品市场的退潮,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回调和较为低迷的状态,市场需求减少,不少资金离场,相当数量的画廊、拍卖行、艺术品电商等机构的生存都难以为继。艺术品市场大企业很少,大量都是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这次疫情的打击会使艺术品机构的生存困境雪上加霜。

艺术品属于非刚需的精神产品,在经济预期不好的时候,艺术品支出很容易被消减。未来无论是艺术品市场行情发展、还是买家的心态等都不容乐观。

艺术市场:在上述影响中,哪些是主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们将会给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带来怎样的挑战、机遇或者变革?

黄隽:在疫情发生后,从政府层面上来讲,无论在减房租方面,还是在降社保层面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大力支持文物拍卖企业组织开展网络拍卖会,精简了申报材料,缩短了文物拍卖会审核时间。但是,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光靠政府支持是不够的,如何在低迷的市场中找到生机,找准和挖掘市场需求,找到好的商业模式,这并不容易。

这次因为疫情而导致的长期宅家,催生了线上展示、线上交易等的火爆,每天免费上线的线上艺术教育培训课程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是,一窝蜂地投入后,能够通过线上运营赚到钱的不多;毕竟商业机构的关键是要财务可持续,真正能够击中客户的精准需求、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的商业模式才是硬道理。

在经济增速变缓,客户越来越谨慎和挑剔的情况下,艺术品行业面临着转型,总体来说,挑战大于机遇。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行业都需要面临着变革和创新,艺术品行业也不例外。一方面,艺术品市场需要强根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惩制假、拍假等乱象,强化诚信机制;利用高科技、大数据、区块链等解决信息不对称等的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需要转换传统的经营思路,找准市场变化和机遇,搭上高科技的快车,变革创新。

艺术市场:有不少业界人士,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发展造成的困局,与2003年“非典”进行比较。你认为这两个时期所造成的影响,有何异同;以史为鉴,非典后的哪些成功经验或者做法,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黄隽:这次疫情对社会、经济等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2003年的“非典”;而且,这次疫情的全球流行是当年完全没有的。

2003年春季“非典”爆发时,由于不让聚集,艺术品拍卖会被取消。“非典”后,人们走出隔离,长时间压抑的情绪释放,出现火爆行情,量价齐升,大量的社会资金入场,从此中国艺术品市场走上快车道。很多人形容当时正处于刚入世的中国,年轻力壮,意气风发,有着一股无可阻挡的向上冲劲。

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现在内地市场与当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萎缩状态,市场动力不足;而且,艺术品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价格和规模已经超过当年“非典”时期很多倍,基数完全不一样,上升的难度加大。再加上这次疫情使很多民营企业家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到企业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拍卖市场强力反弹并再创辉煌的概率不高。

虽然艺术品拍卖市场不容乐观,这次疫情更是使之雪上加霜。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最近10年,中国作为中等收入国家,美育教育和艺术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知名博物馆成为人们旅游的必去之处,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和设计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商场、宾馆、社区、医院、企业等,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这些正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础和基石。

我们只有夯实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群体基础,中国艺术品市场才能迎来更加长远、持续的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王林娇)

1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