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末的一天,西安叁和美术馆带领着专家团队驱车6小时到达子长,为探寻这座沉默了千年的宝藏之窟。它被学界认为“敦煌第二”,却鲜被众人所知。子长县政府极重视这次文化考察,年轻的县长和钟山石窟文保所所长亲自陪同,参观石窟和周边禅院,并于石窟下展开了关于钟山石窟的学术探讨与历史追溯。
子长副县长张中驰博士(左1)、钟山石窟文保所所长郝艳(左2)亲自陪同参观
揭秘:它同时是佛教人才培训地
观了一二三号窟外后,众人走向石窟的右边侧,发现了几个洞穴。工作人员解读为百姓墓葬处。立刻得到同行专家范炳南老师和李雄风上师的反驳,他们统一认为那是高僧的修行洞。在禅修之外,高僧们闭关修行,便是在这样的洞中。这是和别的石窟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李雄风老师是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长,同时也是美国草堂寺的主持,他说:“我十几年前经常去尼泊尔山洞跟着喇嘛闭关,就是类似这样的洞。但是他们闭关的时候有一些是挖的很深,有的是外面搭个小棚子出来。所以,范老师提出这些洞应该是僧人闭关静休的地方。应该在禅堂修完之后,单独闭关的地方。单独闭关汉人是三年,藏人三年三月三天。”从这个角度上讲:钟山石窟是修行者精神境界的呈现。
再向外走,便来到了当时僧人们修养的禅院,现在留下的是明代的建筑,已经残破不堪。但不远处的萧寺宫,有女尼在此修行过。
与其他著名石窟不同处,这里曾是北宋甚至后世一个大规模的佛学院。从其碑石记载上可看出,它是各寺院的上院,输送学成弟子去各分院工作。
参观石窟明代禅院
萧寺宫
西安美术馆策展人南阳子参观后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我们发现宋北宋开凿这些石窟的形态来说,更多表现的古代高僧禅修的形态; 其二,这里有法师塔,一旦有法师塔就说明这里是北宋佛教培养人才的中心或者基地。有法师塔就意味着修行的人在这里有导师。我们看到在禅院的旁边还有茶院,北宋中国文化对茶的研究和理解很重视,徽宗写了《大观茶论》,皇帝主导了一个国家对茶文化的尊崇,它会渗透到皇家寺院渗透到民间来,这里面有一个茶院,这是一个确凿的元素和信号。 我个人对此的理解就是这里就是北宋佛教人才的培养基地,具有皇家标准和等级的。”
碑石记载钟山石窟所在的上院管辖下院有临潼、泾阳等地,据钟山石窟文保所郝艳所长说:“最远的下院到福建龙泉寺了。在龙泉寺有一块碑文上刻载它的上院是普济寺,钟山石窟以前最早朝廷赐名就叫普济寺。但是,龙泉寺的上院是否就是咱们这个普济寺,还需要论证。”
毋容置疑,钟山石窟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曾经是北宋非常重要的一个佛学院,有很多高僧大德,为关中甚至全国输送佛学人才。这是它与其他石窟最大的一个不同。
扫码观看钟山石窟论坛现场直播
结束语:浅探钟山石窟,留下以上论断与印象。也许有值得商榷处。更有无尽宝藏等待人们挖掘。叁和美术馆在去年便对钟山石窟进行了为期17天的系统拍摄,总共拍了7千多张图片。正选出300多张和雅昌印制合作出书。这本书籍的出版也将是研究钟山石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走进宋代最大的石窟大殿,将有更惊艳的秘密等待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业务合作: 010-84599636-852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459963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