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景丽莉、贺勤工笔画作品展”研讨会在罗湖美术馆举行
2019-04-30 10:27:13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
4月28日下午,“坚持——景丽莉、贺勤工笔画展”研讨会在罗湖美术馆举行,景丽莉和贺勤的良师益友们纷纷就二位画家的认识与艺术创作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嘉宾和艺术家有: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深圳市罗湖区文联副主席吴亚丁先生、深圳市罗湖区司法局调研员黄仁武先生、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长陈俊宇先生、长沙画院院长杨建五先生、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主任丁彥国先生、深圳市龙岗区美协副主席马英良先生、深圳市罗湖区美协副主席高坤水先生、深圳市罗湖区美协副主席王雪涛先生、深圳翠园中学初中部校长助理曾轶先生、学生处主任付维江先生、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家李渔先生、湖南师大校友会副会长刘向东先生、罗湖美术馆副馆长冯小瑞先生,艺术家代表有: 蔡志慧先生、张晓燕女士、罗荣怀先生、胡伟民先生、张荣耘女士、刘英女士,同时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深圳各大媒体: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广电集团驻罗湖频道、雅昌艺术网、318艺术网 、020艺术观察等。
研讨会由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方晓龙先生主持。
深圳市罗湖区文联主席戴素霞女士(中):
(研讨会前现场观展,有事未出席研讨会)作为一名女性,戴主席也格外关注着女性的成长与发展。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能以笔静心,创作出这么多作品是不容易的,女性艺术家犹如一股清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一个女性都会有多重的角色,她们是母亲,女儿,伴侣。在多重身份之中亦有一份独特的自我和追求,这也是女性精神独立的一种体现。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
1、工笔画是中国最早绘画的根,汉、唐、宋时以工笔画为主,至元、明、清偏向衰落,但在民间一直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不衰,到近现代,五四运动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工笔画再次焕发活力,在近几年的全国美展中,工笔画作品数量占到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六七十。这些变化的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西方艺术进入滋生造型的突破,也使工笔画得以空前发展。2、工笔画是一种包容的画种,这与深圳开放又传统的城市精神相吻合,有大发展前景。3、我们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女性工作率在全球是最高的,她们承担着各种角色,她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更了不起,一路走来更不易。4、从绘画的角度来说,贺勤的工笔画人物画很难得,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握很好,将人物刻画得丰满、有特色,注重细节的力量,她保持作品的高质高量,很难得。5、景丽莉的画充满了对意境的追求,这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工笔并非写实,是一种虚拟写实,景丽莉的作品刻画到位。并且她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特点,对空间的表达、刻画都很到位。6、感谢罗湖区文联、罗湖区美协对绘画的支持。
深圳市罗湖区文联副主席吴亚丁先生:
1、代表罗湖区文联表示祝贺,是开年的一个很重要的展览。2、以往工笔画专展比较少,此次工笔画作品展规模相对较大,对优秀典雅的传统艺术在罗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起到了带头作用。3、艺术追求多样性,以往罗湖水彩、油画展较多,此次工笔画展,也展示了罗湖的实力和艺术追求,带来了新视野、新平台和新活力。4、坚持,不仅是两位画家的艺术追求的不懈,同时也是体现了罗湖对艺术支持的坚持。5、工笔画是一种传统画种,两位画家的作品古典、优雅,有一种异于现代艺术的美感,在深圳这所强烈受现代气息影响的都市,带来一股传统文化的韵味,令人感动。作为个人也偏爱古典文化,但是现在少有机会能欣赏到传统文化的作品,这次展览便是一次很好的古典艺术的展示,希望能给罗湖带来更多的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长沙画院院长杨建五先生:
多次参加景丽莉的画展,她是一位勤奋智慧的女性,也是长沙画院一位重量级的画家,是一个“坚持”走下来的画家。景丽莉的工笔画,构思精巧、脱俗,将工与写巧妙结合,情趣盎然。她在创作上注重学习,而且坚持创新和突破,每次看她的画都感觉有突破,令人敬佩。
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家李渔先生:
两位画家的表现方式、表达主题相异,景丽莉以“抒情”的方式传情,贺勤用“叙述”的手法来表达,各有特色,各有专长。
深圳市罗湖区司法局调研员黄仁武先生:
坚持,从此次画展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对艺术追求的坚持,罗湖对艺术支持和宏扬的坚持,这样的罗湖将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
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长陈俊宇先生:
二位女性艺术家,关注不同,各有其特色,一只手伸向传统,一只手伸向生活。景丽莉的作品伸向传统,偏重一种诗意的、情趣的表达和关注。贺勤的作品更多是对生灵的关注,她绘画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展现关注的是身边的生活、城市的人物。
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主任丁彥国先生:
景丽莉的作品优雅、诗意,贺勤作品中的人物表达得富有弹性。贺勤作为一名在职老师,在工作之余还能创作如此多的作品,难能可贵。她的人物画表现生动,造型能力强,她的画作将传统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
深圳翠园中学初中部校长助理曾轶先生:
两位画家坚守传统,对非主流艺术形式—中国传统工笔画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令人钦佩。贵在坚持。两位画家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深圳市龙岗区美协副主席马英良先生:
画展作品情感真挚。景丽莉的画传统味浓厚,贺勤作品画身边的人,真诚。
深圳市罗湖区美协副主席高坤水先生:
景丽莉的作品深得传统绘画的精髓,色调雅致,意境古典优美。贺勤将人物表现得很漂亮,造型能力强,构思精巧。
深圳市罗湖区美协副主席王雪涛先生:
景丽莉的画,干净、造型能力强、耐看、精到。贺勤是一个有韧性、能坚持、有想法的艺术家,人物刻画生动。
湖南师大校友会副会长刘向东先生:
景丽莉的作品古典、传统,继承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抒情富有诗意,在现代艺术中尤为珍贵。贺勤的作品,题材更多地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对时代气息的关注,可称为“都市工笔画”。
罗湖美术馆副馆长冯小瑞先生:
两位艺术家都是在各自工笔绘画领域的翘楚,作品精到,丰富了罗湖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同时给予罗湖的居民高级的视觉盛宴。期盼两位艺术家在未来继续登高峰,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
作者:景丽莉女士
还要感谢我的老师邹传安先生!听说我俩在罗湖美术馆办画展就送了我们两个字:“坚持”。这是老师对我们未来绘画事业的期许。 我自幼学画,大学时期就开始跟邹老师学习工笔花鸟画,今天还专程来了一些邹老师当年的学生,大家都认识的陈湘波主席,不用介绍了。长沙画院院长杨建五先生、著名设计师李渔先生......。他们是我的同班同学。邹传安老师把“形肖、神完、格高、意远”称为工笔花鸟画的“四难”。“四难”中,形肖、神完,是功夫在画内;格高、意远,是功夫在画外。画内功夫不易,画外功夫更难。只有画内画外打通,画品人品合一,技法修养融贯,才可能纵横使转,八面俯仰,前不见古人,卓尔一家。邹老师的画理也一直是我作画的座右铭。跟老师学画三十多年,能都做到真的很难。这次在罗馆展出的是近几年的部分作品,由于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还很欠缺,作品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俩商量开个研讨会,请来各位老师、画家给我们的作品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作者:贺勤女士
我之所以选择中国传统工笔画作为我作品诉说的方式,是因为工笔画具有阔大的气势,追求意境和神似的同时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工笔画的精微源于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因为它既要求写实,又强调务虚,寻求独特形式上的精神追求与体现。当代工笔画在选材上更是宽泛,对自然万象饱含温情,体现出物象静谧安详的一面。在学习其他画种语言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语言的独特性,力图造就当代工笔画的时代语境。这也是我给自己定的专业思考方向和实践操作的目标,尤其在邹传安老师的启迪下更为坚定。
深圳市罗湖区美协主席方晓龙先生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胡文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