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徐州)古籍文献交流展落幕
2018-12-07 11:34:27徐州日报
这几天温度骤降,但徐州美术馆内依旧暖意融融。大家因为首届中国(徐州)古籍文献交流展从全国各地赶来,相聚在云龙湖畔的这座文化地标里。
刚走进一号展厅,一股书香就迎面扑来。有别于新书的墨香,古籍的味道中自带一种历史感。这里汇集了孔夫子旧书网、藏书报、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等机构和个人带来的数千部古籍文献。
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古旧书交易平台孔夫子旧书网,对这次活动相当支持,他们带来了200部(套)古籍、期刊、信札等。其中元刻本《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存一册三卷。目前该书仅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藏有一部,流传甚稀。明刻本《纂图互注老子道经》一册二卷,河上公章句注释,是现存成书较早的、影响较大的《老子》注本,版刻精美,流传颇罕。
“这里简直太棒了,不用全国各地跑,就能收到这么多好东西。”我市一位文献收藏家在这里“泡”了3天,收了11件藏品,有文献,有信札,还有旧书。“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并且文字没有间断的国家。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籍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极为厚重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先生在全国文献收藏圈里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位藏家,收藏有系统而且很庞大。他最有名的一个收藏特点就是喜欢收藏关于徐州的文献,他对徐州的东西特别敏感。这次在交流展上,他就从一堆旧报纸中,淘到了一份日伪时期的报纸。这让周围的好几个人“眼馋”。一位藏友有些懊恼地说:“我刚才翻了好几遍,为什么就没看到呢!”也有人无奈地说:“这就是缘分!”
一楼大厅里是高大上的古籍文献,二楼的就比较接地气了。这里交流展出钱币票证、契约文书、照片证书、档案史料、书报刊等。
除了交流展,一场文献书画专场拍卖会,也把现场的温度搅得火热。很多拍品在拍卖会前的预展上就被盯上了。比如张伯英编著的《续诗征》22卷,被不少人心仪。在拍卖会现场,这件拍品被轮番叫价,最后以两万元成交,是起拍价的3倍。
此次活动主办方、徐州古籍文献研究会会长王飞说,这场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古籍研究学者,为古籍研究者与收藏家搭建了交流平台,开辟了古籍收藏与研究新路径。今后争取将这个活动做成徐州的品牌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王明亮[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