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乡镇学校的美术教育,把课堂搬到稻田间
2018-11-29 09:59:07界面新闻
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已于11月3日开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西塘童话小镇观光游玩。在秋收的季节里,格桑花海中一组组制作精美的稻草作品让观者印象深刻。界面广东记者近日采访了从化区教育局调研室负责美术学科的调研员吴老师,听她讲述关注稻草艺术、关于美的故事。
稻草节,源于一节田间美术课堂
早在六年前,吴老师担任从化区教育局的调研员之后,经常下乡调查。她发现从化很多乡镇学校的附近都有一块稻田,于是萌发了一个想法,“为何不把美术课堂搬到田园中呢”?经过一番认真计划,吴老师开始组织各所学校开办稻草课堂,并按照稻田片区的分布,每年选择离稻田最近的一所学校作为主办,组织周边学校带上稻草作品前往主办学校的稻田里进行展示和交流。田间的美术课堂发展成为小型的学生稻草作品展,稻草节的雏形也渐渐形成。
到了第三年,这个稻草课堂项目逐渐受到从化区政府的重视,在媒体的报道后,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考虑到稻草节特别符合西塘“童话小镇”的主题,从化区决定让稻草节永久落户西塘村。就这样,一节稻田里的美术课堂发展成为让从化西塘引以为傲的稻草艺术节。
从乡土文化汲取灵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从化区山区辽阔,有80多所中小学遍布在乡镇,占从化所有学校80%以上。乡镇学校这么多,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上一节美术课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用到的美术用品和工具难以满足。面对这样的情况,吴老师则认为,从化有很多天然的资源和本土的素材,乡镇的孩子也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教育局为从化乡镇学生开办特色教育课堂,带领学生创作和制作稻草作品,一方面能够解决美术课堂缺少材料工具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乡镇孩子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除了稻草课堂成为特色教育的一个项目,从化区教育局还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开设了不少特色美术课堂,例如竹编、鹅卵石画,不仅教学生运用乡土材料进行创作,还倡导学生将乡土元素融入到美术作品中,例如在剪纸作品中展现从化温泉镇水族舞的场景和稻田中农民收割稻草的场景等,把从化本土的人文风采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中充分体现,从而衍生出一些文创产品和礼品。
“美的敌人不是丑,是无动于衷”,吴老师说起这句让她印象深刻的话,她想通过这些特色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作为美术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了解大美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现美,通过对美的感触,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民族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乡情乡韵,用稻草作品传承乡土情怀
11月3日,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正式开幕,稻草节期间,游客能够在美丽的格桑花海中欣赏到来自30组来自从化中小学的稻草作品。本届稻草作品的创作以“乡情乡韵”为主题,一件件精心制作的稻草作品传承着浓浓的乡土文化与乡土情怀。吴老师介绍说,最有味道和最动人的作品都是反映“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场景。
来自从化区棋杆中学的作品《连年有余》由采藕的农民、鲤鱼及荷叶组成,其寓意为“连年有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代表生活富足,这组作品也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来自从化区沙贝小学的作品《童趣之拔萝卜》利用夸张的手法结合多种稻草编织法重现儿时在田野里拔萝卜的场景。有微风伴随着清幽的稻草香味,有可爱的动物相伴,有一群辛勤劳作的小伙伴,展现了最美好最纯净的童年回忆。
除了这些大型的造型作品外,11月17日从化区教育局还将举办从化区校园创意稻草艺术节,融入音乐元素并有义卖和快闪活动。校园创意稻草艺术节上将展示从化区中小学学生亲手制作的稻草作品和竹编作品,有背包、筐子、动物造型等,充分展现从化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责任编辑:樊玮)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