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捉月幽“思”长
2018-11-09 15:42:08收藏快报
灯下读懂桥,说到写作,他提出一个“配词”,两个汉字搭配出的意境,真是绝妙。掩卷,“沉思”,跳脚起来,叫绝击掌。这两字简直是踏破铁鞋,得来一顿悟。直呼:“妙不可言”,卢沉的“沉”,周思聪的“思”。沉思,这正是我想了几日,绞尽脑汁的“配词”。
我读周思聪,常常想起那个不问家事,一味沉迷画室,执着教学的卢沉。两位中央美院教授,一对沉浸国画的翰墨夫妻,虽然经历坎坷,中年鸳鸯失伴飞。但生活却丝毫没挡住夫妇彼此的绘画艺术不断地向前跋涉、向高处攀登的脚步。
中年鸳鸯失伴飞,晚年卢沉集中精力,转绘写意人物画,权威人士大多评价卢沉:“以醉入画、以书入画,实现传统文人画中诗文、书法、绘画三者结合。”就像此《太白捉月图》(见图),画幅上:大诗人李白醉酒后见水中之月,纵身一跃伸手去捉。
可是,只要一临屏观赏此幅画作,“沉中有思”。卢沉晚年,为何而醉?为何独将李白的闲致飘逸的性情抒于笔端?为何挥毫泼墨的竟是李白抱月投江?为能他能把八大山人般的孤寂绝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些无以诉说的艺术语言,都让画家藏在画幅的意境深处。
读画,就像读诗词歌赋,文字背后藏着太多幽思绵长。晚年卢沉中国传统笔墨背景下,应该还有一个难以释解的“画源”,那肯定是他的日常生活。要知道在周思聪在世之前,什么时候不是夫妻双双,彝族采风也好,画矿工图深入矿井也好,出国访问,画作展览,很少形单影只。而除了生活的形单影只,还有翰墨。晚年的卢沉常常“以画代酒”,就像他的《醉归图》中所写:“如此酣醉妙境,唯能于画求矣。”
“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就像这首诗,能达到晚年卢沉,以“醉酒”入画,最能达到“酣醉妙境”,画家自我绘像之艺术顶峰的,我觉得应该首推这幅《太白捉月图》。
看画作,浮想联翩:“晚年的画家月下独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内心的忧‘思’之情唯有月明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瞬间,仿佛一人变成三人。醉酒唯有用画笔,一醉方休。就那么起身、纵身、一跃,翰墨的一汪江水中,水中圆月在微笑,仿佛镜中伊人,李白附身,圆月倩影,醉酒诗人,天上人间,从此不弃不离。”
我总以为,读懂思聪卢沉画作没几人,却不知去年匡时秋拍“翰墨寄怀——卢沉、周思聪藏画专场”受到热烈追捧,喜获佳绩,其中这幅卢沉的《太白捉月图》以598万元成交。“沉思”夫妇妙品,已受最有价值的大众认可。“沉思”天上有知,亦可欣慰。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