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字迹草率的汉代骑部曲将印
2018-11-06 14:46:18收藏快报
这方“骑部曲将”印(见图),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地区天度乡阎马村一汉墓中。该印系铜质,鼻钮,正方形,边长2.4×2.4厘米,通高2.3厘米。印文为阴刻篆书,字迹草率,系急就而成。
“骑部曲将”当是一个官职。可较早的《后汉书·百官志》中,只有“大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马武传》:世祖使将其部曲,部曲之名见于《汉书》。可见“骑部曲将“在《汉书》《后汉书》及《三国志》上均未记载。据香港中文大学王人聪《古玺印与古文字论集》中考,在《晋书·朱何传》中有记载:晋时有骑部曲将,其官秩在骑部曲督之下,其地位和部曲将相当,但所领的兵种不同,部曲将领步兵,骑部曲将领骑兵。这应当是对骑部曲将最为明确的记载。据清代永瑢纂《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八》参将游击等官表载:部曲督、部曲将,仅著魏设。盖引裴松之《三国志·魏略》曰:郝昭入军为部曲督。又《魏志·三少帝本纪》:散将王起为部曲将。《金索》及各印谱集汉官印中,就有部曲督印、部曲将印、复有骑部曲将印、副部曲将印,则部曲将当非魏创,实汉有也。
骑部曲将印在已著录的资料中并不鲜见,如《十钟山房印举》就著录骑部曲将印26方、《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亦著录骑部曲将印14方等。这方骑部曲将军印出土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座汉墓中,是汉代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李迪,艺搜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以又称“急就章”。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遍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