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犇:以高铁站为例 谈设计中的痼疾

2018-10-31 13:56:36中国美术报  作者:张犇 

伴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铁站的建造也得到蓬勃展开,业已成为极具时代特征的“高技派”建筑类型,为每一位出行者带来科技与审美的双重享受。

毋需讳言,当今高铁站的设计无论是形式还是功能均充满了显著的科技性特征,但在功能设计上依然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正是当前部分高铁站设计频遭“吐槽”的缘由。

当下高铁站的设计,无一不大气上档次,材料昂贵,技术精湛,文化元素丰富,但在设计中所出现的如空间分配不合理、设备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也客观存在,因此或造成大而无当的空间浪费,或表现为功能的匮乏和标识的模糊,往往弄得乘客七荤八素。如南京南站曾号称“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如今却被吐槽为“亚洲第一大减肥站”。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南京南站的空间巨大——总占地面积近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有15个候车厅,3个站场和28个站台;第二,标识系统不够清晰,乘客虽身在其中,却有无所适从之感。

标识系统不够清晰的问题并非南京南站一处,出现这种问题,本质上还是设计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但标识系统的设计毕竟只是属于细节设计,改进的难度并不大,若在功能设计上出现问题,那就不只是一个局部的设计问题,而是总体设计理念出现了重大问题。

如果要票选出中国被吐槽最多的高铁站,可能非重庆北站莫属,这与其在功能设计上的巨大缺陷有直接关系,有的网友甚至用上了“如今的高家庄,让鬼子进得来,出不去!”的电影台词来揶揄重庆北站的设计。

重庆北站兼具高铁站和普通客车站的双重功能,南广场设计为普通客车进站区,北广场设计为高铁动车进站区,本意是将普快与高铁动车独立分区,但在实际建造中,由于缺乏南北广场间的连接通道设计,极大地影响了乘客尤其是外地乘客的出行,经常出现乘高铁动车的赶到了南广场,乘普快的旅客跑到了北广场。于是,在南北广场间疲于奔命的乘客不仅成为了一道“风景线”,也大大地“造福”了当地的摩的、黑车生意。重庆北站由此被戏称为“坑爹指数超五星级”。

“窥一斑知全豹”,两座高铁站所出现的问题并非个例,归纳起来,造型同质、空间浪费、设施闲置、标识不清,应是当前高铁站设计中的四大痼疾:

第一,造型同质。2017年,一篇题为《全国高铁车站外形盘点》的“雄文”刷爆网络,文中对于高铁站造型特征的总结生动形象,如大帽檐、大屋顶和大波浪等,其中,大帽檐造型以南京南站最具代表,大屋顶造型以西安北站最为典型,大波浪造型以武汉站最有“颜值”。其他还有如体块造型、古典造型等,基本是在上述三大形式基础上的分割、组合,总体上的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

当今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多类型特征建筑的呈现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但不应成为过度形式化、程式化和同质化的借口。大量的千人一面的高铁站的出炉,不仅简单粗暴,还极大地疲劳了人们的审美。

第二,空间浪费。早在2015年,在程泰宁院士领衔编撰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一书中,就对高铁站建造中动辄出现“亚洲第一”的倾向提出尖锐的批评。曾号称“亚洲第一高铁站”的南京南站,如今已投入运营7年有余,但空间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大空间能为乘客提供充裕开阔的视觉观感和身心放松,不过从实用性和土地资源的宝贵性而言,如果只为博一个“xx第一”的空洞头衔来吸引关注,确是没有必要的。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迄今为止,见于报端的号称“亚洲第一”的高铁站却不下十余个,大而无当,除了空间的浪费,还带来了多方面的浪费。

第三,设施闲置。空间的奢侈必然带来设施的闲置,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高额的运营与维护费用。如一些新建高铁站的高度设计并非基于实际功能的需求,而是根据建筑的立面效果来确定,这势必造成空间、设施的浪费。一座数十万平方米的大体量建筑,空调能耗、养护维修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也越来越成为很多高铁站不堪重负的主因。于是,在一些高铁站中甚至出现了不得不停用或关闭部分设备,闲置一些投资巨大的设施等现象。如果在建造之初按规律来设计,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四,标识不清。指示系统的设计与乘客的关联最为紧密,但却最易成为被忽视的问题。重庆北站的功能设计确实存在明显的不足,但标识系统的混乱也难辞其咎;南京南站之所以被吐槽为“亚洲第一减肥站”,与标识系统不够清晰也有直接的关系。如今的高铁站,客流量越来越大,交通方式的换乘流线也越来越复杂,标识系统就必须本着普适性和普惠性原则,简单、明了、清晰、高效地引导大规模客流进行安全、便捷地流动,这应成为标识系统设计的第一要义。

高铁站是方便出行的公共建筑,出行和回家的目的看似简单,却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和审美情怀。选择高铁,不仅仅是选择一种速度,还选择了一种温情。优质的车站设计,能将文脉所造就的时间维度充盈于乘客的身心之中,只要能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进行换位思考,功能美、技术美、材料美、品质美、艺术美的目标就必然会得到呈现,高铁站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靓丽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杨晓萌[已离职])

推荐关键字建筑设计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