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青花双燕绘画盘
2018-10-16 18:08:24收藏快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品读诗圣杜甫的这首古诗,欣赏着一件青花瓷盘里的一对春燕,笔者忽然感到,不知不觉间,春天已经来到了身边。
这是一只明代青花双燕绘画盘(见图)。其高2.8厘米,直径23.5厘米,盘面绘满了青花图案。正中央的圆形盘底,醒目地绘画着一对燕子,其中一只栖息在假山之上,凝视水面,呢喃私语;另一只盘旋空中,双翅展开,颈项高抬,紧眯的眼睛透视出快乐,一片“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愉悦感。假山后面,修竹、剑兰交错,花枝招展,可谓春意盎然。盘底周围,点缀有16幅装饰图案,或枝果花卉,或缠枝莲纹,排列规则,井然有序。与众不同的是,这件瓷盘背面也绘制了简洁的青花图案,整齐而清晰;盘底中心印有款号:天启年制。整件藏品发色舒雅,画工细腻,内外绘画,瓷质白细,釉面润泽,造型规整,是地道的全品。
民国许之衡的瓷器专著《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的明代青花,取材广泛,多用传统的毛笔绘画,手法上则惯用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技巧。明代青花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不同的年代,青花的内容及特色也有区别。明代早期由于青料容易晕散,不宜绘清楚人物造型及神态,所以人物纹饰较少;中期技法及工艺提高,比如成化、弘治朝风格淡雅,正德年朴实厚重,万历时流行山水人物。而这件青花双燕盘,符合了明晚期天启年间特点,绘图形式多样,表现生动活泼,趋于写意,充满了生活气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作为益鸟、人类的朋友,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也成了春天的象征。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乔吉的《天净沙·即事》则运用叠词巧妙地再现春日的特色:“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至于欧阳修,更是另辟蹊径,借景抒情:“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品味这件青花瓷盘中的一对燕子,不禁想到它们雌雄颉颃,飞则相随的特征,更让人联想到《诗经》里的句子来:“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有专家看过此盘后,曾感慨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语双关的妙语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在以后的收藏之路上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雷斌[已离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