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亮点纷呈 取得多项成果
2018-10-16 17:27:54河南日报
今年国庆期间,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我省文物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人数达776万人次;河南博物院等各类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460万人次……亮丽的成绩单凸显了我省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突出成效。
记者10月15日从省文物局获悉,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多项成果。
大遗址保护实现重要突破。今年,新郑市郑韩故城成功挂牌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大河村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等5处大遗址成功立项,加上此前已挂牌的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立项9处、挂牌4家,居全国首位。
加强文物调查勘探与保护利用,对郑合高铁、郑州南站、信阳出山店水库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勘探发掘,有力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洛阳东汉帝陵等45项考古发掘项目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居全国首位。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组织文物走出国门,举办展览,并赴蒙古国、肯尼亚联合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理清了我省大运河文化遗产分布情况,实施了通济渠商丘段码头沉船调查、永济渠(卫河)黎阳故城调查勘探等工作。
坚守文物安全红线,深入开展全省文物安全整治工作。5月以来,省文物局联合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惩治文物法人违法、整治安全隐患、规范流通市场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把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和文物单位展示利用,积极探索符合河南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让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刘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