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拍卖行业的临界点会是2018年吗
2018-09-10 15:42:10凤凰艺术
焱垚鑫预测2018年极有可能处于临界点。
这个预测的前提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及艺术品市场不发生巨大波动。
的确,从2012年度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一直到2017年度才出发成交总额和成交量的增长,尤其是在亿元拍品中,海内外上拍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价过亿元的总共42件。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再提的是,齐白石巨制《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保利以9.315亿元成交,创下多个中国艺术品的较高纪录。正如赵旭所言,重要的作品在中国还是有买家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普通拍品在201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表现较为黯淡,相当数量的艺术品遭遇流拍,大批普通拍品无人问津,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这正是艺术市场学者龚继遂所说“无法给出回暖”的理由。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中国拍卖行业在2017年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格局,竞争愈演愈烈,不在持续以往“你前我后、各为领头羊”的局面,但考虑藏家和买家的便利,在重点夜场中避免了硬碰硬的竞争。
因为在2017年度的偶发因素,造成了拍卖格局的重新调整,但在2018年度拍卖格局的调整有待观察,尚未定性。无法给出回暖、尚未定性等等,如果说这些对于2018年拍卖市场的预测不够精准的话,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则给出2018年春拍的总成交范围。焱垚鑫
在最近出版的《2017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中,认为2018年春拍的成交总额将会在250亿元到370亿元,近290亿元。
市场监测中心研究发现,成交额和成交量在短期内呈“U型”曲线趋势发展,季节因素的影响使得成交额和成交量在“U 型”曲线的趋势中上下波动,2016年秋是成交额和成交量的“U 型”的拐点,2018 年春季拍卖成交额和成交量均呈上升趋势,成交额增速预计超过12%,而成交量增速近 2%。
在客观数据之外,我们也对于艺术品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信心度调查,其中有超过60%以上的被调研者认为2018年经济市场向好,艺术品市场价格平稳,是收藏的好时机。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当前虽然是进入到收藏的好时期,但是新进买家中还是持观望态度的人比较多,行家里手普遍心气不足。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资本则在此时抓住了时机,借由企业资本配置艺术品的时机,一方面为201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注入了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拍卖市场中以比较合适的价格竞买到重量级拍品。
以甘肃天庆集团为例来看,其创始人韩庆在2017年度首先以1.87亿元买下了傅抱石《茅山雄姿》,如果说这个价格还不算是“捡漏儿”的话,那么1.909亿元的赵孟頫《般若波罗密心经》则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漏儿。
而伴随着甘肃天庆博物馆、上海宝龙美术馆、苏宁艺术馆等相继开馆,他们对于馆藏品的丰富还需要一段时期,未来拍卖市场上出现馆藏级别的拍品,定会引起竞争。
其中,对于中国书画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除了上述三家之外,就连以收藏中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的松美术馆,其主人王中军也在近些年开始涉足到传统中国书画重量级拍品的竞争中来。
中国书画板块也在2017年度不负众望,迎来了2013年度以来的首次增幅,是在持续低迷中的一次有力“发声”。
(责任编辑:张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